“只有在皮卡市场站稳脚跟,才能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全能选手’。”
上月20日,在上海车展前夕,奇瑞于芜湖老船厂遗址高调发布了全新全球皮卡品牌——RELY威麟。发布会上,奇瑞控股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尹同跃在演讲中明确表达了对皮卡市场的高度重视。这一表态不仅体现了奇瑞对未来战略的布局,也折射出国内车企对皮卡领域潜力的普遍期待。
图|在发布会现场,奇瑞并未透露具体产品外观信息,仅通过海报展示了艺术化形象。回顾历史,奇瑞曾推出过2012年的爱卡和2015年子品牌Karry下的杰虎两款皮卡车型,但均未取得显著成功。
去年5月中旬,比亚迪在墨西哥城首次亮相了基于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打造的鲨鱼(SHARK)皮卡。作为比亚迪首款新能源皮卡,该车直接对标丰田坦途,并已在厄瓜多尔和澳大利亚上市,年内还将进入巴西、新西兰、柬埔寨以及英国和南非等市场。
然而,自主品牌开拓海外皮卡市场并非易事。无论是比亚迪还是奇瑞,都只是后来者。上汽大通的T90 EV版及吉利雷达RD6等车型早已布局海外市场,并在去年推出了星际X、雷达地平线等新一代产品。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海外市场的拓展虽是必选项,但国内市场仍是确保销量的核心战场。
图|MPV与“方盒”市场经过数年的激烈竞争,格局已逐渐清晰,消费者审美疲劳初现。
在国内经济双循环的大背景下,促进汽车消费已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经历新能源革命后,MPV与越野“方盒”两大细分市场相继崛起,如今新一轮增长点似乎正指向皮卡领域。
01 国产皮卡的新定位
自1986年中兴BQ1030问世以来,国产皮卡长期被定义为客货两用车型。这种定位延续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皮卡诞生时的功能属性:兼具载人与载货能力。
图|1986年诞生的中兴BQ1030,开启了国产皮卡的历史篇章。
随着时代发展,皮卡逐渐从微卡升级而来,成为城乡地区重要的生产力工具。特别是在2009年“汽车下乡”政策推动下,其普及率大幅提升。
进入2015年后,随着私人购车需求的增长与美式汽车文化的渗透,皮卡的传统认知开始转变。长城炮系列的推出标志着国内皮卡向乘用化转型的开端,而长安览拓者、启源猎手K50等车型的相继入市,则进一步丰富了市场选择。
02 政策法规的制约
尽管市场需求旺盛,但现有政策法规仍对皮卡发展形成较大阻碍。例如,城市限行政策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皮卡通行受到严格限制。
图|郑州日产Frontier Pro PHEV的发布,展现了插混技术在皮卡领域的应用前景。
以北京为例,本地牌照皮卡每日6时至23时禁止进入五环路以内,外地牌照皮卡则全天禁入六环路以内。类似情况在上海、广州和深圳同样存在,导致皮卡在核心城市的使用体验大打折扣。
面对这一困境,行业专家建议通过“三步走”策略逐步优化管理:首先将乘用化皮卡从货车目录中剥离,设立独立分类;其次建立“使用场景分级”制度,实施差异化管理;最后调整年检周期与报废标准,使其更符合乘用车特征。
政策松绑不仅能释放潜在消费需求,也将助力中国在新能源皮卡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正如美国市场经验所显示,科学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为经济注入新动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武汉汽车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tfuv.com/news/10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