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东风汽车用确定性的创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变革的时代,总是属于那些敢于重新定义自己的勇者。”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这句箴言,恰是2025年东风汽车的真实写照。在百年汽车产业变革的洪流中,这家老牌车企正以破茧成蝶之势,书写着中国品牌的转型样本。
当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预言“传统车企要么转型,要么消亡”的警示犹在耳畔,东风汽车却用一份暗藏玄机的半年答卷给出了自己答案: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赛道上“大象转身”。
这些看上去或许不是特别华丽的数据背后,藏着东风汽车对《创新者的窘境》中“颠覆性创新”理论的最佳实践:通过成立奕派科技重构经营体系,借力华为突破智能边界,布局岚图品牌猛士科技抢占高端市场……
一系列组合拳之下,东风汽车当下的转型正在展现一个传统制造巨头,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完成“第二曲线”的完美跃迁。
01
在转型深水区寻找突破口
数据不会说谎,但解读数据需要穿透行业表象的智慧。当下汽车行业正深陷三重竞速(参数丨图片)赛:新能源渗透率与技术迭代的生死时速、智能化投入与销量(盈利)底线的平衡博弈、全球化布局与地缘规则的攻防较量。
2025年上半年,东风汽车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交出了一份成绩单:终端销售汽车111.6万辆,整体销量逐月回升,6月批发、终端交付量双双突破20万辆大关。然而,在这份成绩单背后,东风汽车人清醒地认识到转型发展中的深层挑战。
虽然新能源汽车销售达到40.2万辆,渗透率达到36%,但同比增速仅为6.8%,显示出转型压力依然存在。与此同时,自主品牌虽然占比提升至60%,但多品牌并行的资源分散问题亟待解决。海外市场方面,虽然总出口量达11.5万辆,但燃油车占比过高,在欧洲等高价值市场的品牌溢价能力仍需提升。
即便如此,依然可以看出,随着岚图持续领跑自主高端,奕派科技理顺多品牌资源,东风日产N7实现技术反向输出重构合作模式,海外市场借“一带一路”深耕自主新能源出口占比提升,东风汽车正以系统变革破解增长瓶颈。
尤其是商用车板块以25.1万辆的半年销量筑牢根基,中重卡终端销量更跃居国内市场第一,稳住这一战略基本盘后,东风得以将更多精力聚焦自主乘用车破局。通过资源整合破解多品牌协同难题,依托“1+n”研发体系加速技术落地,在乘用车赛道释放更强劲的自主动能。
当然,短期的优势只能逞一时之勇,长续的竞争力才是赖以生存的基石。当前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行业已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阶段,逐步转向注重核心技术、品牌价值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这种形势下,东风汽车的选择颇具启示意义,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体系改革。6月成立的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成为改革的关键抓手,通过整合商企、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及服务等全价值链资源,实现了自主乘用车业务的集约化发展。
“集团也会给予新公司充分自主权,赋予对等责权利,让‘听见炮火’的人员做决策,力争在行业洗牌中打赢胜仗。”这种放权不是放任,而是通过市场化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奕派科技将东风乘用车三大品牌纳入统一体系,实现“攥紧成拳”的效能革命。
通过全价值链资源的集约化调度,既保留各品牌差异化优势,又形成技术共享、渠道协同的合力,奕派科技让自主板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既有单打独斗的锐度,更有集团作战的厚度,这是改革的深水区正是发展的新蓝海最好注释。
最新数据显示,奕派科技6月交付新车26089辆,环比增长48.8%,同比增长76.3%。1-6月累计交付11.07万辆,同比增长43.7%。这般迅猛增长态势,无疑是对其革新成效的有力印证,也预示着东风自主乘用车在转型赛道上正加速狂奔。
“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指挥战斗”的理念在合资板块同样见效,东风日产N7的筹备过程,本质是合资模式从技术引进到联合开发的范式革命。在合资股比放开后的行业新生态中,以市场换技术早已失效,取而代之的是技术共研与市场反哺的共生逻辑。
从5月15日开始到6月30日,N7累计交付已经破万,成为行业交付速度最快的合资纯电车型。并在第27周(6.30-7.06),东风日产N7周上险量位于合资纯电第一、10-15万中大型纯电轿车第一、中大型纯电轿车第二。
这样优秀的成绩属于N7,属于东风日产,也属于东风汽车。这不仅是一款车的成功,更是“合资反哺自主”模式的里程碑。当自主三电技术反向输出,当市场响应速度领跑合资阵营,印证了机制活则创新兴的真理。
将视线转向国际市场,更能感受到东风布局的前瞻性。从欧洲旗舰展厅的落子布局,到中东高端市场的品牌突破,再到东南亚市场的全面渗透。这种“三线并进”策略精准对应不同市场特性:欧洲要品牌、中东冲溢价、东南亚抢份额。
尤为可贵的是,东风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贸易出口,而是通过研发国际化、检测认证全球化等举措,打造了贯穿全价值链的海外竞争力。当中国汽车从产品出口转向体系出口,意味着不仅要输出车辆,更要输出技术标准、供应链管理经验乃至商业模式,这是制造业从规模优势向规则制定权跃升的必由之路。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主新能源出口2.9万辆、同比增229%,高毛利车型占比超40%,这组数据的行业意义远超数字本身:它证明中国汽车已具备技术溢价能力,三电系统的专利壁垒、智能驾驶的本土化算法,正在重构全球市场对“中国智造”的价值认知,是中国汽车品牌从“走出去”到“走上去”的价值跃升。
可以说,东风汽车2025年上半年的转型实践印证了“高质量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深刻命题。通过构建“自主创新+合资协同+全球布局”的三维发展体系,东风汽车正在向价值创造开启战略转型。
02
重塑产业价值的新范式
当全球汽车产业进入“电动化是资格赛,智能化是淘汰赛”的新阶段,中国汽车市场的新能源市场CR5集中度已升至58%,组合辅助驾驶功能成为高端车型标配,全球贸易技术壁垒持续加码……
7月7日的东风汽车2025年中工作推进会上,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也给下半年的工作重点定调:上下同欲、干字当头、自立自强、勇于挑战,全力以赴实现转型发展新突破。本质是传统车企在“不转型即淘汰”行业铁律下的生存宣言。
2025年下半年,东风汽车以营销能力、商企能力、盈利能力三大突破为支点,构建起“高端引领+技术赋能+机制创新”的立体化转型体系,全力推动体系能力跃升,奏响自主与合资双轮驱动、国内与国际市场协同发展的激昂乐章。
高端化并非战略选择题,而是行业洗牌期的生存必需。当前30万元以上新能源市场CR3集中度已达58%,30万元以上新能源市场月销增速加快,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而这一区间长期被外资品牌垄断,留给后来者的窗口期越来越短。
东风已凭借岚图和猛士科技崭露头角,岚图连续4个月销量破万,彰显其在高端新能源领域的强劲势头,成功跻身市场头部阵营,打破传统高端市场的固有格局。猛士科技强势打入迪拜等全球高端市场,更是将中国品牌的硬派越野实力推向世界舞台,证实了“没有品牌向上的转型,终究难以突破价值天花板”这一行业铁律。
而这背后,是东风对技术研发的执着投入,以技术实力为高端化战略筑牢根基。
这种高端化战略的支撑点,正是东风在技术领域的持续突破。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建实验室、联手华为推进L3量产,还参与智能辅助驾驶国标制定。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从技术跟跑到标准引领的跨越。而其中,东风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堪称技术创新的典范。
双方围绕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网联等核心领域联合创新,将华为顶尖的智能技术融入东风的整车制造体系。当智能驾驶遇上鸿蒙座舱,带来的不仅是产品力的几何级提升,更是用户体验的全方位革新。
从岚图梦想家搭载乾崑ADS3.0实现车位到车位全场景智驾,到猛士M817配备乾崑ADS4.0,技术的反哺作用让东风在自主体系能力提升上大步迈进,在智能化“下半场”的竞争中抢占先机,诠释了技术引领变革、合作创造价值的深刻内涵。
如果说岚图、猛士科技代表着东风的高度,那么奕派科技则代表着东风转型的深度。这个全新成立的科技公司不是简单的组织调整,而是一场向市场要效率、向机制要活力的自我革命。通过新型经营责任制,让“听见炮火的人指挥战斗”,极大提升了市场响应速度。
这种机制创新带来的改变是颠覆性的,在传统车企普遍面临大企业病的背景下,东风通过奕派科技构建了一个既保留央企资源禀赋,又具备新势力敏捷特质的混合型组织。正如管理学大师查尔斯·汉迪所言:未来的组织必须是大象会跳舞。东风正在证明传统车企同样可以轻盈转身。
今年下半年,东风自主乘用车板块将会有更多重磅车型的推出:岚图FREE+于7月12日上市、知音/追光/梦想家也将迎来大改款、代号“泰山”的车型将亮相、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将上市、东风风神L8已完成万里长测……
在新产品的驱动下,东风的战略输出愈发稳健。从新能源车型的持续上新,到智能化技术在各品牌的深度应用,东风正以产品为载体,将技术创新、高端化战略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通过技术迭代与产品矩阵并行的模式,实现从技术储备到市场变现的闭环。
更关键的是,东风构建了清晰的产品梯队:岚图、猛士科技锚定高端市场,奕派科技主攻主流区间。这种金字塔式产品布局,既保证了品牌向上突破的空间,又守住了市场规模的基本盘。随着华为赋能、自研核心技术的陆续落地,东风的产品竞争力还将持续释放。
03
结语:
转型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当下中国汽车产业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东风汽车的实践给出启示:真正的转型不是简单的产品迭代,而是体系能力的重塑;不是被动适应变化,而是主动定义未来。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东风汽车用确定性的创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不仅是企业的发展故事,更承载着中国汽车工业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共同期待。当“新东风”的蓝图逐渐清晰,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一个伟大品牌的第二次诞生。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武汉汽车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tfuv.com/news/16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