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汽车网 报道】电动车在我国轰轰烈烈,前几年,甚至还出现过燃油车即将停产,今后全都是电动车的误解。通过试驾宝马X5,让我看到,电动车在智能方面的优势,燃油车已经拥有;而燃油车的价值,电动车尚不具备。
这回试驾的,是宝马X5的40Li,也就是3.0T,亮点在于四驱、空气悬架和6缸发动机,除了底盘与动力比较牛,智能驾驶辅助与智能车机,同样一应俱全。
所以刚才我说,电动车在智能方面的优势,燃油车已经拥有。
先看动力,6缸机,比功率接近跑车。
这是一台3.0T发动机,直列6缸,最大功率和最大净功率,都是280千瓦,最大满载质量2.85吨,据此得知,它的比功率是0.098千瓦/千克,接近0.1,快要达到跑车的水平了,也就是说,它的动力相当强。
机舱里,4根铝合金材质的加强杆,非常醒目,这是追求更高性能的宝马,向来比较注重的配置。
变速器是8AT,四驱由系统自动控制。
与发动机匹配的,是8速自动变速器。当然,对于驾驶爱好者来说,如果想自己掌控,只需拨动方向盘下面的换挡拨片,就能切换成手动。
挡把也是个小小的拨片,往前推是倒挡,往后拉是D挡,再拉一下是运动挡。驻车挡是个按键,在挡把的后面,有点儿偏小,如果能加大一些,就好了。
至于四驱,由于底盘包裹的太严实,我没能拍到。简单说,它是靠着多片离合器,在需要的时候,将动力重新分配,分配过程通常在零点几秒之内就能完成,因而被称为适时四驱。与全时四驱相比,这种结构既能满足性能的需要,又比较省油,可谓一举两得。
车轮是22英寸,配高性能卡钳。
车轮22英寸,轮辐采用多幅造型,出于提高操控的需要,扁平比很小,且后胎的胎宽,比前胎多出40毫米,有利于保持车身稳定(前胎275/35R22,后胎315/30R22)。另外,前后轮都是通风盘,配备宝马的M高性能卡钳。
底盘全覆盖,前悬架为双叉臂。
下图是车头部分的底盘。事实上,该车从前到后,底盘包了个严严实实,全覆盖。
悬架方面,后悬架是多连杆式,前悬架是双叉臂式——这是高档车通常会采用的结构。
空气悬架,车身可以升高或降低。
前、后悬架均配备空气弹簧减振器,在乘用车里,这同样是高档车才会具备的,不仅软硬可调,车身高度亦可调。
在车内的中间平台上,有个拨片,拨动它,车身就能升高或降低。
驾驶感受:凌厉、平稳、舒适。
它的起步令人很开心,除了扭矩高达520牛米,还有48伏轻混的辅助,因而在整个加速过程中,表现极为顺滑。稍微一踩,时速就已超过100公里,相当凌厉,特别轻松。按厂家数据,百公里加速5.5秒,应该是加了配重,如果轻载,还能更快一些。
中后段的加速同样相当给力,超车轻而易举。即使过弯时手动降挡、狠踩油门,将转速拉高,发动机的声响也十分悦耳,小排量发动机常有的声嘶力竭,在这儿根本找不到。它所具备的,是气定神闲,无论需要多大的动力,随叫随到,源源不断。
即使是驾驶阅历不够丰富的人,一脚油门踩下去,也应该能觉察出,3.0T的动力,与常见的2.0T,几乎有着天壤之别。但是,单纯提速快,还不是宝马这种传统技术大厂的优势,更为关键的,是平稳与舒适。
平稳与舒适,是这次试驾留给我的最深印象。
试驾的前几天,连续下雨,我在北京远郊的山区里,无意中遇到一段土路,非常泥泞不说,还坑洼不平,可它走的顺顺当当,每次打滑,都能迅速抑制,姿态控制的很好。
我玩越野已有30年,类似路况遇到过无数次,每回都得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松懈,否则很可能就会滑下路基。可这回,非常轻松,当时的车内车外,反差非常悬殊,犹如两个世界,车内温馨恬静,车外一片狼藉。
试驾的后两天,我沿京津高速公路跑了个来回,体验了一把在高速状态下,车身出色的稳定性。
上述良好感受,主要源于底盘技术。
该车采用空气悬架,高人一等,由此产生很棒的舒适感,是理所当然的事儿。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宝马在底盘技术方面,具有相当的功力,这种功力,源于近百年的积累,源于欧洲多数地区对驾驶的追求。
正因如此,驾驶它,是一种享受。
第一,方向精准,助力恰到好处,很容易把控,让您开起来很轻松,得心应手。
第二,悬架调校合理,随时把车压在路面上,无论高速还是坑洼,都能保持稳如老狗。
另一个感受是,人机工程堪称完美。
这方面,主要体现在:1,座椅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贴合十分理想,左右支撑也很有力。
2,车身略高于常见的紧凑型与中型SUV,在早晚高峰的车流中,稍占优势,视野比较开阔,再加上A柱导致的盲区范围比较小,为驾驶创造出很优越的条件。
3,各个操作键触感清晰,所处位置与逻辑设定,均很合理。此外,重要的操作全部为实体键,尽管对于厂家来说,这样做会带来高成本,但对于驾驶者来说,得到的是极大的便捷。
最后一个感受是,车内噪音很低。
刚才说的舒适,除了源于悬架的良好表现,另一个原因是噪音特别低,车内非常安静,再加上空间宽敞、内饰精致,共同营造出令人愉悦的氛围,从而让人倍感舒适。
接下来,看看它的驾驶模式。
驾驶模式的设定非常简单,按一下中间平台上的按键,就行了——不像我试驾过的许多电动车,各种设置都集成在液晶屏里,如果想操作,唯一的法子,是停车。除非您拿性命不当回事儿,敢于在行驶中低头摆弄——许多设定都在二级页面里,大致需要三五秒钟才能完成。
该车的驾驶模式分为4种:舒适、经济、运动和自定义。在我看来,舒适模式是最棒的,平时四平八稳,遇到需要在瞬间完成超车的需求,深踩油门即可。
如果希望油门更为直接,扭矩更为强大,就改用运动模式。此时,悬架、方向与制动,也会随之改变,变得适合激烈驾驶。
在运动模式里,还有运动增强版,以及个性化设置。前者更为暴力,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分别对动力、悬架、方向、制动等,进行单独设定。
驾驶辅助:全系标配L2级。
驾驶辅助是L2级,主要功能是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交通标识识别、信号灯识别、前方碰撞预警、开门预警、倒车车侧预警、主动制动、疲劳提示、自动泊车辅助、循迹倒车。
有趣的是,在它的驾驶辅助里,还能对前方即将出现的坎坷,进行预告,便于驾驶者提前减速,以防不测。
驾驶辅助这个词儿,似乎显得有些平淡,有人喜欢用智驾或自动驾驶,显得高大上。无论用哪个词儿,有个事实无法否认,那就是,截止2025年7月,我国市场上根本没有L3级驾驶辅助的商品车。
L3级如果商品化,首先需要法律支持,因为,这里有个谁控制、谁担责的问题。
也就是说,真正意义的自动驾驶,距离上市还有一段距离。现阶段,能有个反应敏捷、动作敏捷的驾驶辅助,把危险消除在发生之前,就足够了。
比如,今年年初,试驾宝马530时,我亲眼目睹了驾驶辅助发挥作用的全过程,当时的记录是:夜晚,时速约10公里,开启右转向灯,准备进院。正当要打轮时,车子突然被踩了一脚急刹,稳稳停住,几乎同时,一个黑影,从车旁一闪而过。原来是个骑电动车的人,车前无灯,加上深色衣服,导致司机没能提前发现,但被驾驶辅助发现了,即将出现的麻烦,被彻底避免。
可见,宝马的驾驶辅助,很智能、挺聪明。
在网上看到,有人把矿泉水瓶绑在方向盘上,骗过系统,让车辆自动行驶。事实上,此举并不能说明它的驾驶辅助有多高明,我试驾的这辆X5,其实也能做到。
按一下方向盘左手处的按键(上图),就能开启自适应巡航和车道居中保持,随后,车在系统的控制下,沿着本车道,自动地稳稳前行。
每当前方出现慢车,即将构成阻碍,车里就会响起提示语音,建议变更车道。如果驾驶者同意,拨一下转向灯操作杆,车便会自动打轮变道。
如果不具备变更车道的条件,车速便自动下降,跟随前车;前车加速或驶离,您这儿的车速才会随之自动恢复。
尽管智能程度还不错,但刚才说了,限于责任归属等法律问题,现阶段还不允许把车完全交给系统自动驾驶,所以,手离开方向盘不一会儿,仪表盘就会发出提示,要求驾驶者手握方向盘。
泊车辅助:自动化程度也挺高。
往前开挺智能,倒着开,也不逊色——该车具备自动泊车功能,系统识别到车位后,就能自动把车倒进去。
此外,它还具备循迹倒车功能——按照刚才的行驶路线,自动退回。
液晶屏:内容基本齐全。
除了智能驾驶辅助,车机的智能表现也不错,内容分为信息娱乐、车辆和小程序三大类。
其中,信息娱乐和小程序,涵盖了时下几乎所有主流内容。说到这儿,我又一次想起国内的电动车,每次参加发布会,他们都会把车机列为重点,恨不得把所有功能全部演示一遍。可实际上,这些东西大家在手机上早已熟悉,只不过是将其移植到车里,与车打通而已,很难算作创新或黑科技。
所以说,这辆X5的液晶屏里,虽然有许多功能,但并不值得夸耀。
值得称赞的,是快捷操作——在中间平台上,有个挺大的旋钮,依靠它,就能以很快的速度,对中控屏里的内容进行操作。这个设计,比用手指头在屏幕上划来划去,高明多了,也快多了。
宝马的设计师也许还不满足,还想再省事一些,于是,在大旋钮周围,布置了几个按键,常用功能一键进入。
仪表盘:多功能显示。
液晶仪表的中间区域,是个多功能显示区,显示内容分为6款,第1款是行车信息,下图是第2款:实景导航。
第3款是普通导航。这个显示,还能与行车信息共同投影在前风挡上,也就是抬头显示,从而降低驾驶者低头的频率。
第4款是驾驶辅助的模拟显示,该显示在电动车上很常见,有人以为是电动车的专利,可我记得,我第一次见到它,是数年前的一款燃油车。
第5款是多媒体的播放信息。
第6款是G值的显示,即重力加速度,该显示主要用于激烈驾驶,或增添乐趣,或让驾驶者心中有数。
油耗:本次试驾百公里油耗9.3升。
根据工信部数据,该车的WLTC百公里综合油耗是8.7升与8.9升(2.0T/3.0T),这次我试驾的是后者,试驾期间,记录到以下几个油耗成绩。
第一,北京郊区,路况非常好,平均时速86公里,仪表显示百公里油耗5.6升。
第二,京津高速公路,路况尚可,但常遇慢车,平均时速104公里,仪表显示百公里油耗7.2升。
第三,北京市区,比较拥堵,平均时速28公里,仪表显示百公里油耗11.2升。
试驾结束,归还车辆的时候,仪表显示,此次试驾共行驶753.9公里,总平均时速约39公里,总的百公里油耗是9.3升。
有趣的是,当我还车时,仪表显示续航还剩175公里,也就是说,一箱油大概能跑930公里,这个数字,与我提车时的仪表显示,竟然完全相同。
最后的总结:人到中年,买辆好车,犒赏一下自己。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这辆X5的亮点,主要体现在动力、操控、舒适和智能等几个方面。
其中,在智能方面,它的热闹程度比不上电动车,语音交互也有欠缺,但这些不足,能不能算做缺点,恐怕是因人而异。有人需要,有人不需要。
本文开篇时,我说燃油车的价值,电动车尚不具备,内容之一是便捷与续航,更重要的,是机械素质带来的快感。
汽车的本质,首先在于,它是一台行走的机器,而不是装上车轮的手机,如果对本质的认知产生偏移,相当于基础没打好,其它的,也就甭谈了——地基都歪了。
宝马的价值,在于机械,靠着这个长处,创造出来的动力与底盘,数一数二。
任何事物都是多元的,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且人到中年,经济实力不错,不妨买辆这样的好车,犒赏一下自己。
更多内容:宝马X5车型配置盘点。点击下图可直接进入。
在宝马的SUV序列中,X5的定位比较高,不光内饰考究、身材魁梧,从骨子里还透出一种大气,非常适合经济实力较强的中年人和中老年人。事实上,60-80万元的价格,使它注定不会走进普通人的家庭。本文对其车型配置进行一番盘点,供您选车参考。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武汉汽车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tfuv.com/news/16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