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汽车行业拖累经济增速下滑原因分析与前景展望

随着一季度销量及财报相继出炉,比亚迪、部分造车新势力等企业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翻倍增长,部分企业净利润实现三位数增幅。

然而,在市场为“汽车产业迎来黄金时代”欢呼的同时,另一组数据同样值得关注——国家统计局显示,2025年一季度,汽车产业利润率仅为3.9%,低于下游工业企业平均水平。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指出:“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汽车行业却拖了后腿。”

这意味着,相较于上一年,汽车行业的利润再次下滑,甚至较十年前已腰斩。不仅是国内车企整体利润表现不佳,昔日占据主导地位的跨国车企如大众、通用、福特、奔驰、宝马等,也纷纷出现利润跳水现象。在汽车产销量持续创新高的背景下,行业利润为何不升反降?

一季度,汽车行业拖后腿了?

图/图虫创意

销量上升,利润下跌

尽管汽车销量不断攀升,但行业的利润率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以2014年为例,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372.29万辆和2349.19万辆,彼时全国汽车制造业营收不足7000亿元,但利润率高达8.99%。到了2017年,汽车产销量分别飙升至2901.54万辆和2887.89万辆,利润率降至7.8%。

随后几年,这一趋势愈发明显: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大关,达到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利润率进一步下探至5.0%;2024年,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3100万辆,创下历史新高,但利润率已跌至4.3%。

进入2025年,“增产不增收”的怪象仍在延续。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实现了从上年下降3.3%到增长0.8%的逆转,而汽车行业却深陷产量与利润背离的困境。今年一季度,汽车产量达751万台,同比增长12%,行业收入24022亿元,同比增长8%,但成本增速更快,高达21119亿元,增幅达9%,直接导致利润同比下滑6%至947亿元,利润率仅为3.9%,远低于下游工业企业5.6%的平均水平。

国内整车企业,冰火两重天

A股25家上市车企中,利润分化日益加剧。今年一季度,比亚迪、上汽、长城、长安4家企业贡献了全行业76.2%的营收和94.77%的净利润。

与此同时,包括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在内的昔日国内汽车产业巨头,普遍面临合资品牌衰退、自主品牌转型承压、新能源赛道失速等挑战。

例如,2024年广汽集团销量为200.31万辆,同比下降20.04%,营业总收入1077.84亿元,同比下降16.9%,归母净利润8.24亿元,同比下降81.4%,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43.51亿元,同比下降221.8%。旗下合资品牌如广汽讴歌、广汽菲克、广汽三菱等相继退出市场,而主力品牌广汽本田、广汽丰田自2023年起销量也开始下滑。

作为行业龙头,上汽集团同样未能幸免。2024年,上汽集团营收6275.9亿元,同比减少15.73%,归母净利润16.66亿元,同比减少88%,扣非净亏损54.09亿元。其传统燃油车业务萎缩,新能源、出海及自主品牌增长未达预期。不过,经过调整,上汽集团一季度恢复增长势头,销售整车94.5万辆,同比增长13.3%,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11.4%,展现出老牌车企的韧性。

值得注意的是,电池企业的利润表现远超整车企业。2024年,十家盈利车企总利润约957亿元,而宁德时代一家的净利润就高达507.45亿元,日均净赚超1亿元。

全球巨头,集体承压

在全球范围内,汽车行业正经历从燃油车向电动车的深度转型,老牌巨头同样难以独善其身。

通用汽车第一季度营收440亿美元,同比增长2.3%,超出市场预期,但净利润仍下滑6.6%至28亿美元。大众汽车一季度营业收入776亿欧元,同比增长2.8%,但营业利润下滑37%至29亿欧元,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下滑成为主要拖累因素。

豪华品牌同样面临挑战。奔驰第一季度营收332.24亿欧元,同比下滑7%,息税前利润(EBIT)22.89亿欧元,同比下滑41%,净利润17.31亿欧元,同比下滑43%。尽管利润率仍达7.3%,但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宝马则因中国市场竞争加剧,一季度利润骤降23%。

利润究竟去哪儿了?

汽车行业利润下滑,与消费端、生产端的多重压力以及行业竞争密切相关。

从消费端看,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加剧了市场竞争,购车价格持续走低。自2023年起,特斯拉多次降价,Model 3起售价从35万元降至23万元,引发全行业价格战。一些企业甚至以低于成本价销售,试图通过规模效应摊薄成本,但此举严重压缩了全行业利润空间。

同时,消费者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车企为满足这些需求不断增加研发投入,但产品售价难以同步提升,进一步压缩利润。

从生产端看,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其成本占整车近40%。近年来,锂、钴等关键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2022年碳酸锂价格一度飙升至60万元/吨,尽管后续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显著推高了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

此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要求车企在芯片、传感器、软件研发等方面持续投入巨额资金,而这些投入短期内难以转化为收益。

行业层面,全球汽车产业链正处于变革期,传统燃油车市场萎缩,新能源产业链尚未成熟,企业既要维持燃油车业务运转,又要投入巨资布局新能源生产线和充电桩网络,运营成本显著增加。

针对行业内卷问题,政策层面已开始行动。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整治行业内卷式竞争,避免资源浪费和市场秩序混乱。今年3月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汽车行业无序竞争问题突出,今后将着力规范竞争秩序,维护公平市场环境。

在行业变革的关键时期,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盈利能力,仍是所有车企需要面对的核心课题。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武汉汽车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tfuv.com/news/10431.html

(0)
武汉汽车网的头像武汉汽车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6日 上午9:23
下一篇 2025年5月16日 上午9:23

相关推荐

  • 谁再说增程混动不香!“韩国宾利”捷尼赛思GV70 EREV明年发

    武汉汽车网5月7日消息,曾被很多人不看好的增程混动如今越发成为了香饽饽,继福特、大众之后,又一家国家大厂也要拥抱它了。 近日,捷尼赛思官宣,GV70 EREV将于2026年12月发布,新车将成为捷尼赛思旗下首款增程式动力车型。 据了解,新车将基于E-GMP平台的改进版本打造,搭载一台小排量的汽油发动机作为增程器,综合续航里程有望达到900公里,搭载双电机四驱…

    2025年5月7日
    1300
  • 预售13.98万起 比亚迪方程豹钛3上市定档:年轻人第一台硬派系纯电SUV

    武汉汽车网4月12日消息,方程豹汽车官宣,品牌旗下纯电SUV钛3将于本月16日上市,日前该车已经开启预售,价格为13.98-20.38万元。 钛3采用星战前脸,配备了封闭式熏黑中网、越野风格的前保险杠,两侧类似獠牙的造型让车头看起来多了几分狠劲。 其长宽高分别为4605/1900/1720mm,得益于纯电平台,轴距长达2745mm,整体造型采用了更多的斜面设…

    2025年4月13日
    4100
  • 马自达首款增程SUV 全新EZ-60内饰公布:祖宗之法也能改!

    武汉汽车网4月18日消息,马自达彻底开窍了! 在最新一批次工信部申报名录中,长安马自达全新SUV车型EZ-60正式亮相,而今日,官方正式公布了该车的内饰。 不同于马自达燃油车坚守的风格,EZ-60全面拥抱智能化和科技化,内部采用双色设计,中控最惹眼的当属类似理想风格的一体式屏幕,尺寸非常大,达到26.45英寸,分辨率5K级别。 同时还取消了仪表盘,改用HUD…

    2025年4月18日
    3900
  • 日系豪华SUV天花板!2025款英菲尼迪QX80上市:119.8万起售

    武汉汽车网5月3日消息,2025 款英菲尼迪 QX80 正式上市,售价 119.8 万元起,共推出 2 款配置车型,最高售价达 136.8 万元。 作为一款大型 SUV,新车在外观上延续了英菲尼迪 QX Monograph 概念车的风格,采用大尺寸前格栅搭配可发光车标及分体式 LED 大灯组。 车身尺寸为长 5365 毫米、宽 2030 毫米、高 1945 …

    2025年5月4日
    2900
  • 比亚迪元UP智驾版:9万级纯电SUV的智驾新标杆

    在智能驾驶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比亚迪凭借其前瞻性的布局和强大的技术实力,强势推动智驾普及,开启了全民智驾的新时代。2025年,比亚迪发布智能化战略,将高阶智驾搭载至旗下21款车型,价格覆盖7万至20万区间,让更多消费者能享受到高阶智驾的便捷与安全。 比亚迪元UP智驾版作为智驾普及浪潮中的重要一员,凭借全面升级的配置和全系标配的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Di…

    2025年2月18日
    10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