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从两年之前“1.0时代”铩羽而归,到上海车展“2.0时代”好评如潮,那个可怕的丰田汽车,正在加速归来!
站在 2025 年上海车展的聚光灯下,中国汽车市场的变革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冲击着传统格局。当新势力以 “软件定义汽车” 为旗号攻城略地,当本土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构筑起技术壁垒,曾经主导中国车市的合资品牌集体陷入 “中年危机”—— 市场份额持续萎缩、用户心智加速迁移、技术代差日益扩大。
时钟回拨两年,2023年上海车展,琳琅满目的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型次第登上偌大的国家会展中心的舞台中央,被历史的意外阻隔4年的外资巨头CEO发出叩问心灵的时代之问:短短四年,中国新能源市场恍若隔世般——合资品牌开始面临可怕的“中年危机”?明明在欧美市场风生水起,利润和销量连创新高,怎么在中国份额就节节败退,惶惶不可终日?
在这场抢夺新汽车时代生存权的博弈中,身为全球冠军,丰田汽车的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行业神经,它面临的挑战尤为典型:如何在保持百年制造基因的同时,拥抱中国速度的技术迭代?如何在合资模式的框架内,构建本土化创新的 “超能力”?如何在电动化转型的关键节点,重塑消费者对丰田品牌的认知?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晖看来,构建起以中国首席工程师(RCE)制度为核心的本土化研发体系,激活本土化创新的 “基因编辑”,将是丰田在华重回赛道的制胜法宝。
丰田此次亮相上海车展的铂智3X、铂智7和bZ5登场,同时携手比亚迪、Momenta 等本土伙伴展开技术攻坚,更以雷克萨斯国产、ONE R&D 研发体制整合等重磅动作,向市场宣告合资品牌的反攻决心。
01
从 “拿来主义” 到 “中国定义”
在4月22日,上海车展媒体日前一天上午,一场静悄悄的奠基仪式在距离上海国家会议中心不到50公里的金山区举行,国产雷克萨斯新能源工厂两年之后正式出发——这是新任丰田中国总经理李晖期待中的“丰田3.0时代”!
“3.0时代”还要等待两年,“2.0时代”已经呼啸而来!“自3月16日正式交付以来,铂智3X今天累计交付突破1万台,还有待交付订单1.2万台,感谢大家的热爱!五一假期将至,铂智小伙伴恭迎朋友们到店试驾体验。” 一周之后的4月29日,广汽丰田副总经理彭宝林在微博上广而告之。
“如果说 bZ4X 是丰田电动化的投石问路是‘1.0时代’,那么铂智 3X、bZ5和铂智7 在上海车展登场,标志着丰田 BEV 战略进入 “中国定制” 的‘2.0 时代’。”4月23日,接受采访采访时,李晖这样总结铂智3X受到追捧的原因,经历“1.0时代”产品投石问路效果不佳的阻力之后,丰田迅速改变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研发和定义模式。
从“中年危机”到“破局觉醒”,丰田在中国仅仅徘徊两年。在2025年上海车展,铂智3X/bZ5/铂智7的惊艳亮相,开启了“2.0时代”的“中国新方案”:同时,丰田端上两道真正“大菜”——ONE R&D研发体制和RCE制度。
在丰田的中国战略图谱中, RCE制度堪称破局的 “基因编辑”工程。不同于传统合资模式下的技术移植,RCE 团队兼具丰田 DNA 守护者与中国市场翻译官的双重角色。正如一汽丰田技术研发分公司总经理、bZ5 中国首席工程师王君华所言,“RCE必须理解丰田‘安全、安心、品质’的 DNA,同时以中国消费者的视角去定义产品”。
这种独特的人才结构实现“技术语言”与“市场语言”的无缝转换。以铂智 3X 为例,RCE 团队在开发过程中,既坚持丰田严苛的零部件设计强化标准,又深度整合本土供应链的成本与效率优势,最终实现“安全品质底线不妥协,智能配置体验超预期”的产品平衡。这种带着枷锁跳舞的本土化创新,打破了外界对合资品牌“本土化等于减配”的固有偏见。
从两年之前“1.0时代”铩羽而归,到上海车展“2.0时代”好评如潮,那个可怕的丰田汽车,正在加速归来!
“学习别人不是为了成为别人,而是成为更好的丰田”
铂智 3X、bZ5和铂智 7 在上海车展期间集体登场,则标志着丰田在华 BEV 战略进入 “中国定制” 的 “2.0 时代”。这一系列车型的开发逻辑,彻底颠覆了传统合资品牌的产品导入模式。应对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双重赛道上,丰田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
当传统车企还在纠结“自研还是合作”时,丰田已在中国市场织就一张覆盖研发、制造、服务全链条的本土合作伙伴网络:与比亚迪联合开发 e-TNGA 平台车型,共享三电技术红利;牵手 Momenta、腾讯、华为,在智能驾驶、车联网领域展开深度定制;更与一汽、广汽等合资伙伴建立“研发协同机制”,将天津、上海、广州三地的工程师智慧熔铸于 One R&D 体系。
这种竞合共生的生态策略,本质是对中国市场特性的深刻洞察。正如李晖所言:“学习别人不是为了成为别人,而是成为更好的丰田!”在与本土伙伴的碰撞中,丰田既保留安全安心的品牌底色,又注入“懂中国、快响应”的新特质 ——bZ5 搭载的 Momenta 5.0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从立项到落地仅用 18 个月,较传统研发周期缩短 40%,正是这种本土化效率的最佳注脚。
需求洞察前置化:RCE 团队通过用户调研发现,中国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核心诉求已从“续航焦虑”转向“场景化体验”。因此,bZ5 特别针对年轻用户开发了智能座舱生态系统,支持自定义交互界面与第三方应用拓展,让电动车从交通工具进化为 “移动生活空间”。
技术整合本土化:在三电系统方面,丰田采用“本土供应链为主、全球体系验证”的模式。以铂智 3X 为例,其动力电池由宁德时代提供,但经过丰田全球领先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优化,实现了 615km 的 CLTC 续航与 – 30℃至 50℃的宽温域稳定表现。
市场响应敏捷化:借助 ONE R&D 体制,丰田将新车研发周期从传统的 5 年压缩至 3 年甚至更短。这种中国速度背后,是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的本土化重构 ——上海研发中心负责智能化模块开发,广州工厂承担柔性化生产,而终端渠道则通过数字化展厅 实时反馈用户需求。
02
从“分散作战”到“中国大脑”
“中国市场无论是从科技的迭代、客户需求的多样化,都领先于全球。必须要在最领先的中国市场打好基础,积累各种课题的解决方案,反哺应用到全球其他地区,这是我认为的‘3.0时代’。”在回答汽车公社关于“什么才是丰田在华‘3.0时代’?”问题时,思考了几秒钟,李晖迅速给出自己的答案。
这份答案的得来并不容易,特别是经历了三年之前丰田bZ4/4x和bZ3这些“1.0时代”产品的失败之后,丰田终于痛下决心,推动重来。
在丰田的研发版图上,中国正从 边缘节点升级为核心枢纽。ONE R&D 体制的本质,是将天津的整车开发能力、上海的动力总成与智能化优势、广州的制造工程经验进行化学反应,形成覆盖 “需求洞察 – 技术开发 – 量产落地” 的全周期能力。
这种整合带来的效率提升堪称惊人:以往需要跨洋沟通的技术决策,如今在上海研发中心即可完成;分散在三地的测试跑道、仿真实验室等资源,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实时共享;而中国工程师在研发团队中的占比已超过 60%,真正实现了 “中国需求 中国决策”。
“本土化研发不需要通过日本去反馈确认,在中国就可以判定、决策,缩短整个的开发周期。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把铂智3X、bZ5两款产品以更快的速度带给中国消费者。”正如王君华的点评,省去了日本方面确认的流程,并充分运用本土资源,故而能够跳出四年开发一代的旧有周期,让丰田的新能源车节奏,具备媲美造车新势力的速度。
RCE制度的建立,既是“信中国”,也是“懂中国”。李晖认为,RCE既有工程师的思想和意识,又有营销概念,能够把技术和研发的语言转化为营销的语言,他们更了解现地的情况,和用户交流更方便,开发的产品也更容易满足消费者需求。
03
雷克萨斯的“现地化觉醒”
“负责全球BEV事业的加藤武郎先生担任上海工厂总经理,中国工厂是要引领全球的。”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上田达郎直接为雷克萨斯金山工厂给出最高定位评价。
也许不少人对加藤武郎相对陌生,但值得记住:在丰田一众工程师和高管中,这位属于首个在丰田股东大会高呼“我非常喜欢BEV纯电动汽车”的另类。他曾担任丰田BEV Factory总裁,向全球公布丰田开发续航上千公里纯电动车的雄心,也出任了BTET(丰田与比亚迪成立的合资公司)总工程师和董事长。
“雷克萨斯国产车型是先进的纯电动车,会颠覆大家以往认知。以上海为基地,在产品的研发、生产、导入方面做更多满足客户需求的规划。”李晖在回答新工厂定位时表示,“新ES和新工厂没有关系,不会国产,目前也没有PHEV版本。”
为什么雷克萨斯没有在油车时代国产,反而在电动化市场选择独资模式国产化?面对这类提问,李晖给出三个理由。
首先,雷克萨斯致力于做更好的汽车,集研发、商品和服务充分体现出雷克萨斯的商品特性;其次,雷克萨斯认为在最接近用户的地方来展开生产,是对客户最好的回答。中国新能源和智能化领跑全球,自然选择中国落户电动车工厂;第三,上海,包括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都是新能源的领先地区,资源和环境有利于雷克萨斯乃至整个丰田进步,将来反哺全球。
将李晖描述雷克萨斯金山工厂的定位,和加藤武郎的背景结合,可以归纳出丰田的构思:雷克萨斯在中国之前为丰田集团的油车占领制高点,而今后雷克萨斯在上海的电动车工厂,将帮助丰田抢占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制高点,也就是上田达郎所说的“引领全球”。
04
从“中国样本”到“全球反哺”
随着广汽丰田铂智3X的大获成功,这意味着丰田章男 14 年前 “中国主导开发车型” 的愿景成为现实,丰田的本土化战略已超越 “适应市场”的初级阶段,迈向“引领全球” 的更高维度。
按照规划,丰田 BEV“3.0 时代”的核心使命,是将中国市场积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高性价比的智能驾驶方案、多模态混动技术模式和全领域新汽车供应链)反向输出至全球,成为丰田电动化转型的 “技术粮仓”。
这种 “反向创新” 的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生态的整体跃迁。正如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上田达郎所言:“中国供应链的水平已全球领先,采用本土供应商不仅能提升产品竞争力,更能为中国汽车产业升级贡献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丰田的本土化战略,既是企业的生存之道,更是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深度赋能。
尽管丰田的中国新方案展现出强大的战略决心,但前方依然荆棘密布。首先,要确立品牌认知重构。在 “新势力 = 智能化” 的用户心智下,丰田需要用更具颠覆性的产品(如雷克萨斯国产纯电车型)打破 “传统车企 = 保守” 的刻板印象。其次,和中国品牌的本土作战相比,丰田面临组织效能考验。RCE 制度本质是对跨国车企现有体制的挑战,如何在全球标准与本土创新之间找到动态平衡,将决定丰田本土化的终极高度;第三,伙伴协同与再造。与本土伙伴的合作越深,越需要构建公平透明的利益分配机制。例如在与比亚迪的合作中,如何避免技术依赖与知识产权争议,将是长期课题。
然而,这些挑战恰恰凸显了丰田战略的价值 —— 在合资模式普遍陷入“技术空心化”的今天,丰田选择以“深度本土化”重构竞争力,本质是对“市场换技术”传统路径的超越。当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在电动化浪潮中躺平,丰田的探索为行业提供了一种新可能:合资企业并非只能做跨国公司的组装车间,而是可以成为全球创新体系的 “现地化大脑”。
站在 2025 年的时间节点,丰田的中国新方案已超越企业战略的范畴,成为观察合资品牌生存状态的重要样本。从 RCE 制度到 ONE R&D,从丰田电动化“2.0时代”到雷克萨斯国产,丰田用推倒重来的勇气和变革,向市场展示合资品牌的强大进化潜力。
这是一场迟到但总算到来的“诺曼底登陆”。当丰田以“更中国”的姿态重新出发,其意义不仅在于收复失地,更在于为合资模式注入新的灵魂 ——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新时代,合资企业完全可以成为连接全球技术资源与中国市场需求的“超级接口”,在本土化创新的土壤中,培育出兼具全球品质与中国智慧的新物种。
当这个愿景照进现实,中国汽车市场将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更将成为定义汽车未来的标准输出地—— 而这,正是丰田中国新方案的终极野心。
责编:石劼 编辑:何增荣
THE END
PAST · 往期回顾
工信部整顿隐藏式门把手,你还希望管管哪些鸡肋功能?
独家丨推动极氪渠道变阵,林杰第一个大动作来了
极氪火速回归吉利,李书福预见了什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武汉汽车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tfuv.com/news/9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