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管昭透露了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截至目前,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中已有98%建成充电停车位,共计6527个服务区配备了3.5万个充电桩和5.1万个充电停车位。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新能源汽车出行规模显著扩大,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的充电量超过1.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20%,创下历史新高。其中,高速公路充电量更是达到377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超29%,同样刷新纪录。与此同时,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突破4600万,单日充电服务次数超过119万次,两项数据均创新高。
从宏观数据来看,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安装数量已达1406.4万台,同比增长率高达46.3%。这意味着,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热销,充电设施的建设也在加速推进。据统计,2025年1-4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达到365.8万辆,与充电设施的增量比为1:2.9,显示出充电网络布局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匹配。
面对节假日高速服务区充电需求剧增的情况,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例如,在充电繁忙的服务区增设移动充电补能设备,并通过加强城市侧充电资源共享共用,将排队充电的车辆及时引导至高速周边的城市空闲充电桩进行充电。这种灵活调配的方式不仅缓解了高峰期的压力,也为车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充电体验。
此外,为了帮助车主更好地规划行程,相关部门还推出了多种信息查询工具。车主可以通过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导航App以及“e路畅通”小程序等渠道,提前了解充电设施的使用状况,合理选择充电地点。例如,在一次跨省旅行中,张先生通过导航App发现前方服务区充电桩接近饱和,随即根据提示改道至附近城市的充电站,成功避免了长时间等待。
总结
无论是从数据增长还是实际应用场景来看,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98%的服务区覆盖率不仅解决了车主的“里程焦虑”,更为绿色出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扶持的进一步深化,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速度有望进一步加快,而充电网络的完善也将成为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引擎。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武汉汽车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tfuv.com/news/10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