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与东风平级了,这才是合并的开始?

6月5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其母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将实施分立,长安汽车相关业务将独立成为一家新的中央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与此同时,东风公司也明确表示,此前与兵装集团筹划的重组事项已暂停。

这表明,今年2月宣布的“东风+长安”重组计划在短短四个月后便宣告终止,长安汽车将通过独立升级的方式开启新的发展阶段。

事实上,央企重组并非只是简单的资产相加,而是涉及管理架构、企业文化、市场战略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尽管东风和长安同属汽车央企,但两者的发展路径存在明显差异。

另外,如果强行进行合并,不仅会面临品牌重叠的问题,还可能出现技术路线冲突,同时也可能因管理链条拉长而导致决策效率下降。

长安与东风平级了,这才是合并的开始?

央企重组通常会涉及“话语权”问题。东风属于副部级单位,而长安是厅局级单位,按照传统行政逻辑,东风理应在整合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市场表现方面,情况却恰恰相反。如果由东风主导重组,长安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可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此前东风公告重组消息时,其股价随即上涨,而长安股价表现却较为平淡,这说明市场显然更看好东风在合并中的获益。但作为更具竞争力的企业,长安自然不愿在重组中处于从属地位。这种“行政级别”与“市场实力”的不匹配,使得合并难以顺利推进。

长安提级,颇有深意

东风与长安重组计划的暂停,背后折射出两大汽车集团战略定位的深层矛盾与发展路径的显著差异。从业务结构来看,东风集团长期依赖合资板块的营收支撑,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等合资业务长期贡献超60%的利润,同时其商用车业务在重型卡车领域稳居第一梯队。

而长安汽车则通过“第三次创业”战略,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在自主品牌领域,长安启源、深蓝汽车、阿维塔科技组成的“三驾马车”,构建起完善的新能源矩阵。2024年,其自主品牌营收占比高达82%,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5%。

长安与东风平级了,这才是合并的开始?

并且,作为原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二级企业,长安汽车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化改革方面展现出强大自主性,甚至采用“悬赏辟谣”等市场化手段维护自身发展权益。

可以预见的是,长安汽车不愿放弃新能源转型的先发优势,而东风集团难以消化其激进的创新机制,两者在战略整合上的交易成本远超预期。从组织架构看,东风作为副部级央企,决策流程偏向传统;长安则更灵活自主,这种差异进一步加剧了整合难度。

从企业自身发展目标考量,长安汽车志在成为科技型车企,规划2025年停售非智能化车型,2028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并涉足飞行汽车等前沿领域。独立为一级央企后,长安减少了管理层级,能更高效地调配资源,专注技术创新。

东风集团则聚焦于完成“2025年300万辆销量、新能源占比1/3”的目标,推进内部“4+2”事业部改革,此时强行合并长安,不仅整合成本巨大,还可能阻碍自身转型进程。

此次重组调整,也体现了国资委央企改革思路的转变。过去央企整合多以“规模扩张”为导向,如今更强调“专业化整合”与“核心竞争力提升”。

长安与东风平级了,这才是合并的开始?

长安汽车独立为一级央企,契合“聚焦主业”的改革方向,能避免低效整合,全力深耕新能源与智能化赛道。东风暂不参与重组,也规避了“为合并而合并”导致的资源分散问题。未来,双方或可在电池、智能驾驶等细分领域展开合作,但大规模整体合并已不再是优先选项。

另外,此次长安汽车“越级晋升”为一级央企,正是国资委“三个集中”原则的具体实践——推动国有资本向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结合国资委2025年央企考核新规对汽车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的硬性要求,长安汽车分立后迅速推出的“13336”战略,与“一企一业、一业一企”的专业化整合思路高度契合,为其未来发展明确了清晰方向。

暂停合并,仍有可能

自2024年起,国资委多次强调重组整合需“遵循市场规律,杜绝行政撮合”,证监会也同步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对同业竞争解决时限、业绩承诺刚性约束等提出更高标准。

在双方业务重叠度低、协同效应尚未明确的背景下,暂停重组成为规避合规风险的理性抉择。

长安与东风平级了,这才是合并的开始?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革,中国汽车市场电动化渗透率突破50%、智能座舱装车率达75%的市场现状,要求企业必须保持战略灵活性。

长安汽车的独立运营,本质上是对“船小好调头”市场化逻辑的践行。其“一级央企”的新定位,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专业化公司”改革的突破,剥离汽车业务后的兵器装备集团得以聚焦军工主业,而长安汽车则获得直接对接国家战略资源的通道。

对东风公司而言,暂停重组并非战略终点,而是调整起点。其推进的“4+2”事业群改革,聚焦自主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关键零部件四大核心板块,而非装备制造、金融服务等非主业资产,彰显出向“专精特新”转型的决心。

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长安汽车的提级本质上是为实现级别对等,为后续合并重组消除障碍。此前重庆长安作为兵装集团二级公司,与一级央企东风存在行政级别差异,若按原架构合并,实力强劲的长安在资源分配中可能处于被动。此次升级使双方行政层级对等,客观上减少了未来整合的制度性阻力。

长安与东风平级了,这才是合并的开始?

从央企重组历史案例看(如南北车合并、中国船舶集团组建),同级主体合并更易平衡利益诉求,避免“以大吞小”导致的资源错配。长安的“越级”客观上契合这一传统范式,为潜在整合预留了制度空间。

此次调整巧妙破解了行政级别与市场实力的矛盾:通过制度创新使长安获得平等对话地位,未来若重启合作,双方可在对等框架下协商,既避免“大鱼吃小鱼”的低效整合,又能保护长安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决策效率。

对东风公司而言,长安的升级既是压力也是机遇。压力在于,失去了通过合并快速提升技术实力的捷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实现转型;机遇则是,未来若合作,可以平等获取长安的先进技术,避免重复研发的巨额投入。

长安升级为一级央企,彰显了中国特色的改革智慧:以制度创新破解市场化改革难题。这既是对企业市场价值的认可,也是防范“拉郎配”式重组的制度保障。

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的整合,将更尊重市场规律,让真正具备竞争力的企业获得与其贡献匹配的话语权。在这一新范式下,长安与东风都将置身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最终推动整个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跃迁。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武汉汽车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tfuv.com/news/10903.html

(0)
武汉汽车网的头像武汉汽车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7日 上午9:09
下一篇 2025年6月7日 上午9:09

相关推荐

  • 新别克纯电E5上市,14.99万元起 安全宽适再升级

    【武汉汽车网 报道】  6月19日,别克品牌宣布旗下越级质享大五座SUV——新别克纯电E5正式焕新上市。新车共推出3款配置,均采用一口价策略:515KM先享版 14.99万元,545KM智享版 15.99万元,620KM尊享版 16.99万元。   新车搭载全新奥特能2.0多元驱动平台,针对用户反馈,新车进行了由内至外多达47项改进升…

    2025年6月20日
    3000
  • 小米 SU7 最强对手?余承东称智界新S7是稳得住的快

    在智能驾驶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智能驾驶领域的两大热门车型,小米SU7(参数丨图片)与华为智界新S7的对比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然而,从智能驾驶系统的安全性、硬件配置以及实际表现来看,智界新S7凭借华为ADS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和多项领先技术,毫无疑问是小米SU7的最强对手,尤其是在出行安全方面的表现,更是让智界新S7脱颖而出。…

    2025年4月18日
    10600
  • 贾可:中国汽车的十大决断

    撰文/ 贾 可 设计/ 赵昊然 编者按 6月13日,为期三天,以“决断”为主题的第十七届轩辕汽车蓝皮书论坛在广州开幕,轩辕同学校长、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理事长贾可以“中国汽车的十大决断”为题发表开幕演讲,以下是他的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汽车界同仁们,轩辕同学们,还有收看现场直播的所有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余勇可贾的贾可,也是宜将剩勇…

    2025年6月16日
    3500
  • 4个月狂销132万辆,上汽能否逆转质疑?

    五一假期结束后,各大车企纷纷公布了4月的销售数据。在经历了一季度的调整后,许多车企逐渐摆脱了年初销量低迷的影响,同时得益于上海车展带来的增量效应,大部分车企在4月实现了亮眼的成绩。 作为自主品牌的领头羊,上汽集团在四月天迎来了丰收时刻。 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上汽集团整车销量达到37.65万辆,同比增长4.59%;前4个月累计销量为132.…

    2025年5月14日
    14900
  • 2025款腾势N7新车商品性评价

    作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汽车品质评价平台,武汉汽车网基于海量的汽车产品测试样本及科学的数据模型,推出“新车商品性评价”栏目。每月针对数款国内上市两年以内,行驶里程不超过5000公里的在售车型,通过客观数据和主观感受两大维度,由资深评测人员利用专业设备进行系统化的测试与评价,以全面展示和分析国内汽车市场新车整体商品性水平现况,为消费者在选购车辆时提供客观真实的意见…

    2025年7月19日
    1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