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从不是落后的代名词,在看透车市发展的内核,一切都将如广汽丰田这半年来的深刻布局,从头改写。
2025年已过半,中国车市所展现的混沌,汽车行业每个人必须要从迷茫中找到自己的答卷!
价格战打到友谊尽失,市场中充斥着暗讽和敌意;新车鱼贯而出,让本就拥挤不堪的车市没了丝毫可供发挥的空间。而随着小米YU7的亮剑让整个消费市场沸腾,似乎,和过去按部就班的发展相比,中国车市彻底呈现出了一个不同以往的风貌。
在这场风暴中,只因外部环境的乌烟瘴气,自主品牌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合资车企又该如何突围?
论声量,当所有人的关注点都落在新兴品牌头上,旧势力成了被时代舍弃的“小透明”;论基盘,弱势品牌的退市,反映出了固有用户的信仰流失。但话说回来,甭管舆论节奏如何跑偏,我们也应该坚信,若要回答“谁是强者”,数据从不会说谎。
当所有人都觉得合资品牌在中国已经结束使命,等待被出清的命运的时候,2025年上半年,开始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答案。
1~6月的市场,新能源车的销量继续保持正增长,是大势所趋。可在市场份额的排布上,主流合资的市占率始终保持在25%左右,并不再和2024年之前那么一路下行——这意味着,包括丰田、大众等在内的头部合资车企,对于市场变化的洞察不仅没有滞后,面对新能源车市的消费变迁,新产品的及时推出,还有效缓解了发展焦虑。
本着不破不立的思维,以广汽丰田为代表的合资公司,今年上半年给出的成绩单很具有份量,这是毋庸置疑的。
今年1~6月份,广汽丰田实现销量36.4万辆,同比实现正增长。其中,铂智3X累计交付2万辆,创下合资公司纯电SUV交付最快达成2万辆的销售纪录;凯美瑞(参数丨图片)蓄势已久,重新冲破月销2万辆大关,不仅夺回合资B级轿车的王者头衔,也成了所有细分市场的领头羊;赛那则保持月销8000辆的销售强势,持续夯实了MPV单一能源的冠军宝座。
当然,最令人瞩目的是广汽丰田新能源转型的开花结果。
上半年,广汽丰田铂智3X以一己之力,让外界放下了对合资品牌的成见,重新拾起了外资品牌在中国攻坚新能源市场的信心。铂智3X上市即热销,持续三个月以来交付超预期的现状,点燃的不只是单一企业的热情,对整个合资阵营转型带去的示范作用甚是积极。
再者,借此打开新能源业务格局的同时,广汽丰田还在继续夯实传统强势产品的市场优势——凯美瑞、赛那等旗舰车型始终处在细分市场前列,愈发诠释了何为“高质量转型”的内核。
接下来,联手华为、小米,广汽丰田赋能铂智7进军旗舰纯电轿车市场,与此同时,汉兰达、赛那的中国版升级焕新进入本土化研发阶段,加入增程动力和最新的智能化体验,如此种种,在上半年的发展为基础,进一步释放着整个企业的内驱力。
01
铂智3X能冲,燃油车能守
合资车企到底行不行?
2025年开年,中国车市所呈现的竞争高压,总是让外界深深怀疑,要想和如日中天的中国车企一较高下,传统合资公司很可能没了翻身的机会。
那时,面对大量合资公司的陆续倒下,电动化产品接连下场的挫败,广汽丰田何尝不知道,这样的局面暗藏的杀机有多致命。是放下姿态重新审视中国车市,还是选择固执己见,我行我素?残酷的现实,正逼着它做出决定。
铂智3X上市以前,就不断有消息传出,这款挂着牛头标的电动SUV也就10万出头。当广汽丰田的朋友也时不时表示,新车会给市场一个大大的惊喜,我并不愿意相信,为了跟进市场,合资车企不求利润就算了,难道研发成本都不要了吗?
结果,3月初,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级理文大力,带着“铂智3X全系7款车型,售价从10.98万~15.98万!”的战书面露决绝,同为副总经理的彭宝林和梶川真哉一并握住彼此,放下中日话语权的争夺,选择从源头携手共建后合资时代的全新生态。
“合在一起,便是力量!”简短的八个字,喊出了广汽丰田自我革命的口号,同时,在合资车企积极寻找破圈之路的当下,倒也让行业看到了合资不同往日的行事风格。
既然未来有着太多荆棘,没什么比积极投身到中国市场的全维竞争中,来得更加重要。在铂智3X之后,4月的上海车展,有着更强产品号召力的广汽丰田铂智7亮相了。随后,东风日产N7也上市了,大众的三家合资公司,也拿出了有着100%本土化研发背景的原型电动车。
很显然,2025年不仅没有敲响人们预想中“合资大退潮”的丧钟,随着中国车市全面步入和世界不同方向的发展路线,现有合资公司,在广汽丰田的带领下,电动化转型终于有了更为具象化的中国式表达。
7月3日这天,彭宝林在社交平台上再次透露了,“铂智3X于6月的交付量达到了6030辆,累计交付已超2万辆。”
有人说,对比前段时间一个小时能卖掉一年产量的网红神车,铂智3X的表现并不值一提,但事实情况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要的从不是爆发式增量。
对于传统大厂而言,循序渐进式地起量,有着企业对待产业进化的谨慎,背后更是中国消费者的绝对信任在支撑着。
旧合资时代,当中国车市秉承“市场换技术”的态度,将市场交给合资企业加以训练,的确让合资车企成功掌握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大方向,有了些可以成为等等党的资本。在全行业围绕中国企业转型的旧有氛围下,“合资觉醒”像极了爽文会起的标题。光有气势,却没有内在。
可如今,经过多年的市场再教育,吃过瘪,也过过苦日子,在转型一事上,以广汽丰田为首的企业代表,终究是选择了脱离舒适圈,并打开了思路。
这半年以来,别管其他企业在干嘛,从铂智3X的热销到铂智7的亮相,广汽丰田让外界再度明白了,面对行业转型,合资车企从不是“弱者”的代名词。不仅如此,眼看凯美瑞、赛那在广汽丰田的努力下,牢牢占据传统细分市场的前三,更让广汽丰田活出了新时代合资企业该有的样子。
02
油电共进、双线作战,广汽丰田的经营哲学
多年来,就中国车市的发展势头,配合新生代车企的崛起,我们从不否认,新气象的诞生,击碎了许许多多合资车企想要躺赢的美梦。一段时间里,拿“残兵亦没路,兵败如山倒”去形容整个合资体系和中国车市的脱节过程,似乎都不为过。
只是,就像人们常说的,逆境能打败弱者亦能造就强者。进入2025年,随着Jeep、三菱等离开,当合资分化到了一个拐点,当反击战的序幕渐渐拉开,我想,事关合资发展的未来,哪会那么容易被定调。
上半年,由广汽丰田针对中国市场掀起的电动化革命,实打实地让天天唱衰合资的舆论转变了态度。那另一方面,只因合资过去20多年的市场深耕,固本的重要性仍从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半年,眼看铂智3X、N7首战告捷,业内自然而然出现一种声音,认为,合资要想活下去,就要放弃一切,彻底和过去的自己做切割。转型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企业的发展思维是否够“中国”。
明面上,以新能源产业的创新逻辑,这并没有什么错,但与此同时,对于如何壮大中国汽车工业,其实,每一家车企也该清楚,自我革命的“度”究竟在哪里。
直白点说,相比激进转型,趟过多次产业洗牌潮,从铂智3X一改铂智4X的颓势开局,广汽丰田也在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高质量发展?企业价值观的重新树立,是否真的要以牺牲现有的一切为代价?
“卷”是中国车市这几年来的真实写照。卷技术、卷营销、卷渠道、卷服务,只要有可以引发竞争的地方,就有车企打得不可开交。然而,回看产业发展的历程,我始终认为,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攻擂的同时断然离不开守势。
转型当前,我知道,很多人都觉得,放弃利润投入战斗,甚至放弃传统汽车市场,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这两年,在合资阵营中,我们也时常看到了,为了改变自己的形象,对燃油车市场不再重视的人大有人在。
广汽丰田当然知道,此种打法的好处在哪里。但还是那句话,在广汽丰田的体系内,凯美瑞、赛那、和汉兰达三大旗舰的IP在终端市场所形成的统治力,一直就没有被弱化过。只要有心固本,无论市场怎么变,谁都改变不了,广汽丰田在燃油车市场的绝对号召力。
因此,这半来,当对手不再对同类车型加大投入,广汽丰田一边梳理着铂智车系的发展轨迹,一边仍将凯美瑞、赛那等车型为中国市场定制的智能化配置和性能升级,摆在了研发最前沿。或拿出丰田在驾驶辅助系统上的绝对领先力,抑或将华为纳入自己的供应商名录。
得此信号,想要感受凯美瑞、赛那与生俱来的产品底蕴和品质,想要体验智能化设备带来的场景化演绎也好,当需求还在,中国消费者是没有理由不为凯美瑞、赛那等车型的绝对产品力买单。
据广汽丰田官方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6月,不说赛那的销量始终能稳定在每月8000辆左右,仅是凯美瑞将月销成绩重新拉至2万辆以上,回到巅峰。此种一反市场推演逻辑的表现,更说明了,当下的广汽丰田还是有着远超行业的发展认知。
换言之,何为高质量发展?或许,这就是具体体现。油电共进、双线作战,这亦是广汽丰田领先对手的底气。
从始至终,中国汽车的发展壮大,哪能完全跳出工业发展的基本逻辑。何况,中国市场的庞大份额,以及汽车消费的区域差异,就决定了,一家真正伟大的汽车企业,需要创新的血液,更需要顾及全局的观念。
广汽丰田可以不冠以“伟大”之名,可在维系中国汽车的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上,的确表现出了一家顶流合资公司该有的高水平。可以说,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追求高质量的企业发展观,广汽丰田的初衷从未改变:造最适合中国消费者的车,而不是单纯为时代背景造车。
03
携手中国力量,敢为人先才能把握未来
欲取天下,当在此时。时机已到,今日起兵。
现阶段,广汽丰田所取得的成绩,不用多议,我们已是有目共睹。放下执念,巩固基本盘,让广汽丰田的2025年开了个好头。在价格战、舆论战愈演愈烈的环境中,广汽丰田从上至下,也学会了安身立命的基本准则。
只是,未来的路又该如何去做?摆在广汽丰田面前的课题,仍不能完全以当下的发展作答。
2025年广汽丰田科技日上,广汽丰田官宣了,企业将正式开启中国自研2.0时代。针对全面铺开RCE新体制,加快落地新能源专属平台,全面构架AI新生态三大重点业务的布局,成了中日双方一同给出的规划。
细细拆解来看,在中国自研2.0时代,广汽丰田期待着,全面复制和横展铂智3X和铂智7的成功经验,后续无论全球车或联合开发车型,都将由中国首席工程师统筹商品企划、开发、验证评价等工作。
在深化商品定义权上,广汽丰田亦将从铂智3X开发阶段的“以中国需求定义”,升维到如今的“以中国智慧驱动”,进一步扩大中国工程师主导权,让产品更贴近中国市场。
是的,中国市场何时有了驱动外资主动放权的力量?
一开始,太多人会表示错愕,背靠50:50的合资背景,可从来没有过中外双方就决策能达成向某一方倾斜的先例。尤其是在日系合资车企中,日方的强势由来已久。多少年来,在产品定义阶段,中国团队除了进入本土化适配,再无其他权利。
或许时代真的变了。只不过,这个变化现在来看,恰逢其时。
“中国力量”是已每一家合资公司不可忽视的。那么,作为全球第一大的汽车企业,精明的丰田没有道理不清楚,中国车市当下的发展现状。产业链优势在全球范围所起到的带头作用,消费趋势的快速变革又让整个汽车社会展现出的新生,都将成为策动丰田给出开放态度的决定性因素。
事实上,当有着华为、Momenta赋能的铂智3X、铂智7有了一呼百应的架势,广汽丰田的确是进一步坚定了携手中国科技公司的想法。对比同行仍在零星地在一些车型上加入“中国科技”,甚至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广汽丰田真的领先了行业很大一步,并真正发挥了头部合资的表率作用。
“广汽丰田居然能把华为、小米拉到一起,坐下来和Momenta打起了四人麻将,不可思议啊!”
“这还是合资公司吗?也太超前了,太敢了吧!。”
上半年,围绕铂智3X和铂智7,广汽丰田一遍又一遍地将华为、Momenta拉到发布会台前,到了小米YU7上市发布上,雷军居然也实名宣布,要将广汽丰田纳入了小米的合作生态圈。
对此,类似的评论还有很多,但这些敢想敢做的联姻动作,就是在一一告知我们,未来,搭上中国力量,全副武装的广汽丰田,一定会有不输于任何一家中国汽车企业的硬实力。
立足当下,不说,这样的广汽丰田会跑赢多少同行,又会给合资阵营树起怎样的发展范本,单纯就企业的发展来看,广汽丰田在面对如何永立中国车市这盘棋,还是落下了一枚决定走势的关键棋子。
而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展望未来,不管中国用户到底需要怎么的产品,铂智3X的下场只会是一个新的开始。有着合资血统的广汽丰田,期待展现出自己“在中国,为中国”的魄力,就说明,带头深入电动车竞争一线,悉数把握现有产品的底气,或成长为后合资时代与中国企业高度融合发展的先锋,因势而动,更是势在必行。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武汉汽车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tfuv.com/news/15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