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汽车:构建数据驱动的智能辅助驾驶测试评估体系

2025年7月22日,在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上,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辅助驾驶测试副总工文谢指出,当前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正迈向L3级关键阶段,虽然法规尚未出台,但众多企业已积极布局。当前,系统设计趋向多重冗余,智能辅助驾驶控制器、底盘、转向、供电多重备份。这显著增加了测试工作量。同时,功能安全与预期功能安全在L3阶段需产品化落地。他指出,测试工作面临场景复杂、测试周期延长及成本上升的挑战,传统测试手段已难以满足需求。

为应对挑战,文谢提出构建数据驱动的智能辅助驾驶测试评估体系。他指出,该体系应强调路采数据反哺仿真系统,实现场景库与测评体系的有效联动。同时,需通过采集与测试一体化、数据分析云端化、以及利用神经网络等技术实现场景虚拟化,构建高置信度、高覆盖率的测试评估体系。

深蓝汽车:数据驱动的智能辅助驾驶测试评估体系

文谢 | 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辅助驾驶测试副总工

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目前,智能辅助驾驶正处于从L2向L3级别跨越的关键临界阶段。尽管相关法规尚未出台,但众多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已开始着手推进相关工作。可以预见,在未来一至两年内,将有大量L3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投入使用。当前,智能辅助驾驶领域正处于技术积累、政策法规制定以及商业模式探索加速推进的阶段。

深蓝汽车:数据驱动的智能辅助驾驶测试评估体系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在此背景下,作为测试工作者,我们不能等到L3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大规模应用时才开展相关工作,而应提前构建更加稳健的测试评估体系。从现有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的发展趋势来看,系统正朝着多芯片、多控制器方向发展,动力底盘、供电系统等方面均采用多重冗余设计。这种冗余设计无疑将让我们的测试工作量大幅增加。

另一个关键方面是功能安全与预期功能安全带来的挑战。在L1、L2阶段,功能安全与预期功能安全虽然被提及,但主要还是在流程体系上。进入L3阶段后,需切实落到产品应用上。这势必导致测试难度加大,测试体量成倍增长。L2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能处理超过95%的场景,剩下的5%场景仍需人工接管。而在L3阶段,我们需要投入95%的精力来覆盖这剩余的5%场景。

从场景分布的角度来看,我将其设定为一个三维矩阵。其中,横轴可视为机动操作能力,涵盖巡航、切入切出、拨杆变道等操作;纵轴则代表用户能感知到的各类智能辅助驾驶场景,包括ACC、LCC、NOA、AVP等。在此基础上,还需叠加ODD,例如道路结构、天气环境等要素。

深蓝汽车:数据驱动的智能辅助驾驶测试评估体系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目前常用的测试手段包括SIL、Replay、HIL测试、以及封闭道路测试和开放道路测试等。若要应对L3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变复杂、场景数量增加带来的挑战,只依赖原有的测试手段已经无法满足要求。我认为还需要充分利用数据来做系统性的优化。

首先,需要打通路采数据与仿真数据的链路,充分利用实车采集的场景来丰富、完善仿真场景,通过实车测试反哺仿真测试。

其次,应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测试评估系统。在不同产品开发阶段,设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模块级、系统级和整车级评价指标。

第三,要建立场景库与测评体系之间的联动机制。场景库的积累有时候是盲目的,需要基于测试评估的结果做针对性的补充与完善。

深蓝汽车:数据驱动的智能辅助驾驶测试评估体系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此外,持续挖掘与迭代场景也很关键。随着实车数量增多,绝大部分场景将转变为低价值的重复场景。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充分挖掘高价值的CornerCase(边缘场景)。

关于数据运用,我们不可将数据闭环与测试闭环割裂开来,不能忽视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潜在价值,应从多维度构建测试体系。首先是数据采集,可先构建一个小闭环,涉及采集与运营。在当前阶段,我们可将采集车与测试车整合为同一架构,无需单独构建所谓的数据采集车。

深蓝汽车:数据驱动的智能辅助驾驶测试评估体系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二是数据分析,我们应将数据分析工作迁移至云端,开展数据回放、归类整理等工作,以此构建采集场景库。

三是聚焦于测试本身,可采用数据回灌或仿真测试的方式执行。但如何建立数据与仿真之间的联系呢?关键在于实现可闭环的虚拟化,这也是当前行业内热议的话题。我们计划利用3D高斯等技术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目前的思路是充分挖掘实车数据的价值,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数字资产,服务于虚拟仿真。大致的思路可以分为几个步骤:第一步,对特定道路进行多次数据采集;第二步,对采集到的数据用自动化标注工具进行分类标注;第三步,采用3D高斯等方式建立高置信度静态场景;最后,采用高实时仿真引擎配置动态交通流和传感器模型。完成以上步骤后,整个数据驱动的仿真系统才算搭建完成。

关于测试评估体系,我们从模块级、系统级、整车级三个维度进行评估。在基于规则的开发方式下,模块级评估非常有效。例如,在对感知模块进行评测时,我们会针对交通参与目标、红绿灯、交通标志等方面进行单独测评,规划控制模块也会单独测试。当前技术迭代迅速,端到端、VLA、世界模型等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在技术演进过程中,原有的模块级评测方式将不再适用。若采用两段式端到端架构,其中间接口为显性表达,仍保留可评测的接口;但一段式端到端系统则不存在显性接口,无法单独进行模块级评测。

系统级评测与整车级测评维度具有相似性,但系统级测评更全面,通常采用仿真手段实现。系统级测评要求有更高的测试覆盖率,依靠实车测试难以实现。实车测试属于被动测试,例如,要测试一个目标车切入的场景,从上海嘉定至浦东行驶一圈也未必能遇到一个,即使遇到了,目标对应的速度、切入距离未必是想要的。而仿真测试是一种主动测试,可以随心所欲设置各种变量。当然,前提是仿真测试需要解决置信度问题。若基于前述数据驱动的高逼真场景生成方式,则系统级仿真测试在覆盖度、效率与成本上有巨大优势。

总体而言,我认为场景库是连接仿真与实车测试的关键纽带,二者应形成互补、协同的关系。实车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可推动仿真链路优化,仿真测试中暴露的缺陷也可指导实车测试做针对性设计。其次,数据应该高效被利用,可以通过新技术手段充分激活其价值。具体来看,可运用3D高斯、世界模型等技术,将开环的路采场景转化为可闭环测试的仿真资源。这一路径对于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开发尤为关键。此外,随着端到端、VLA、世界模型等技术的演进,将让高置信度仿真系统展现巨大潜力。预计未来一至两年,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面向L3甚至L4级智能驾驶开发,必须攻克剩余5%的长尾问题。采用更高效、置信度更高的仿真技术成为必然选择,也是实现高阶智能驾驶落地的必由之路。

(以上内容来自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辅助驾驶测试副总工文谢于2025年7月22日在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发表的《数据驱动的智能辅助驾驶测试评估体系》主题演讲。)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武汉汽车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tfuv.com/news/20941.html

(0)
武汉汽车网的头像武汉汽车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30日 上午7:39
下一篇 2025年7月30日 上午7:40

相关推荐

  • 高速逆行遇交警,司机坦言:一掉头就后悔了

    5月20日消息,有时候,幸运似乎真的会站在某些人的一边。但这一次,这位司机的“幸运”背后,却藏着一场可能酿成悲剧的冒险。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披露的一则案例显示,本月6日,在济广高速江西宁都段发生了一起令人惊愕的事件。当时,交警正在巡逻,突然一辆小车迎面逆行而来,与警车擦肩而过,场面一度紧张到让人屏住呼吸。 发现这一异常情况后,交警迅速联系指挥中心追踪该车…

    2025年5月20日
    8700
  • 华为靳玉志:不要选今天告诉你不要钱 过了三年就没有的智驾品牌

    武汉汽车网4月29日消息,当下,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已经成为大家购车时非常关注的因素之一。 作为普通消费者,该怎么辨别一个好的辅助驾驶系统?对此,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表示,要四个看,一看品牌、二看数据、三看口碑、四看配置。 首先是品牌。靳玉志坦言,不是所有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都叫真正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品牌方面你要看,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投入了…

    2025年4月29日
    9800
  • 一奔驰EQA充电时自燃:从冒烟到爆燃不到10秒

    武汉汽车网4月16日消息,近日有奔驰EQA车主发视频控诉称,自己的爱车在充电时无故自燃。 从视频里可以看到,一台黑色的奔驰EQA正在一充电站里充电,突然就从后轮底部开始冒出黑烟,随后黑烟渐浓,甚至将整辆车都给笼罩了起来。 突然间剧烈的火焰就从底盘部分喷射了出来,从开始冒烟算,此时仅仅过去了9秒时间,如果车里有人,怕是根本来不及撤离。 烈火汹汹,很快就将整辆车…

    2025年4月16日
    9200
  • 一句话点评3月中大型SUV:理想和问界都卖不动了?

    市场概述:很奇怪! 3月中大型SUV市场畅销榜单中的大多数产品似乎都有些遇冷,不仅是最热门的理想、问界和智界,宝马X5(参数丨图片)、零跑C16和和大众途昂等车型也是如此。 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国内SUV销量同比16.7%至94.9万辆,环比增幅更是达到44.3%,均超过整体乘用车市场。而SUV市场如此大幅增长的背后,大概率与传统燃油车的关系不大,必然是新能…

    2025年4月25日
    5600
  • 男子在“去哪儿”买机票 飞机竟提前近5小时起飞!平台回应

    7月13日消息,据报道,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在去哪儿网预定的春秋航空航班起飞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近5个小时。 网友展示的订单信息显示,他购买的是春秋航空日本IJ254次航班,15:50从滨海机场T1起飞,飞行3小时20分于20:10到达日本成田机场T3。但去哪儿网APP显示,航班已提前4小时57分钟起飞。 这位网友表示:神奇吗,飞机没等我,提前起飞了,害的他…

    2025年7月13日
    2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