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名玩家分走8成蛋糕,剩下的都要思考怎么活

前10名玩家分走8成蛋糕,剩下的都要思考怎么活

前10名玩家分走8成蛋糕,剩下的都要思考怎么活

导语

Introduction

排名前10的车企几乎分完了蛋糕。头部玩家的欢歌背后,是无数中小玩家的悲歌。

自从10年前持续缓增长开始,车市的马太效应就已经开始显现。那一年,国内汽车‌总销量为2802.8万辆,排名前十的企业(集团)共销售2475.99万辆,占总量的88.34%。

期间经历数年的发展,车企的好涨坏跌现象明显–部分车企通过精品高端路线或特色化产品逐渐实现品牌突围,但另一部分车企则在发展的路上开始迷失,进而面临更大的挑战。

时至今日,在快速迈(参数丨图片)向电动化、智能化的路上,这场以“强者恒强”为标志的马太效应,愈发不可收拾,甚至已然重塑了行业格局。

而在中国汽车市场迎来这一场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的背景下,时代在塑造头部车企群雄逐鹿的同时,也将无数中小车企推向生死边缘。

前10名玩家分走8成蛋糕,剩下的都要思考怎么活

根据今年前2个月月的销量数据,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累计销售385.6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4.7%。而这种头部企业超八成占比,在近10年来就没有真正改变过,如2024年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4.9%;2023年这一数据为85.4%……‌‌

‌‌

车市多年来的纷争在当下愈演愈烈,藏在销量表格里的硝烟味道已经弥漫出来。

头部车企正在凭借技术、资本和产业链的全面优势,形成难以撼动的竞争壁垒;与头部企业的风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企业大都陷入亏损,摆在发展之路上的重重困难压得他们喘不过气。而在这场行业洗牌的游戏中,后者所面临的结局是:要么重构,要么消失。

01

“滚雪球式”增长

2024年,比亚迪全球销量427万辆‌,同比增长41.26%‌,凭借这一成绩,比亚迪在2024年继续保持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具体排名为中国第一,全球前五。

还是在这一年里,长安汽车销量268.3万辆‌,实现销量连续五年同比正增长,创下近七年来的新高。其中,长安自主品牌销量223万辆,新能源销量73.4万辆,同比增长52.8%;‌吉利集团的销量为217.7万辆‌,不仅超额完成了年初设定的200万辆年度销量目标,也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增长,其中银河系列全年销量为49.4万辆,同比增长80%。

无论是比亚迪的年销量国内登顶,还是长安、吉利们佳绩不断,都印证了它们在新能源赛道的绝对统治力。上述这些头部企业,之所以能够在长期内卷的车市中取得进步,正是通过从技术研发到规模化生产,从成本摊薄到市场扩张的闭环,并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前10名玩家分走8成蛋糕,剩下的都要思考怎么活

而在这场扩大份额的战争中,核心技术卡位战无疑是关键中的关键。

诸如比亚迪刀片电池、吉利雷神混动和特斯拉FSD自动驾驶等技术构建起差异化护城河。

以刀片电池为例。比亚迪刀片电池自从问世以来,便凭借其高安全、高强度和长续航等特性在动力电池领域掀起热潮。这场技术革命不仅提升了电芯的性能,也使得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如今,比亚迪全系车型均已搭载自家的刀片电池,这不仅摆脱了对外部电池供应的依赖,还在成本方面获得了显著优势。

随着技术优势带来销量和利润的提升,头部玩家们同时有了更多资金投入研发,实现了由研发产出的技术反哺研发技术的闭环。

前10名玩家分走8成蛋糕,剩下的都要思考怎么活

‌2024年,自主头部车企的平均研发投入占比为4.76%,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3.15%‌。其中,吉利汽车的研发投入占比为4.24%,长城汽车为6.97%,奇瑞汽车为5.13%‌,比亚迪的研发投入更是达到了14.8%……这些数据表明,头部车企正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来提升竞争力。‌

而在技术和研发拉开竞争优势的同时,供应链的话语权也在进一步加剧分化。

“没有百万辆规模,在供应链谈判桌上连椅子都找不到。”

此前,有车企领导曾做过上述发言,阐述出了小企业在供应采购时没有话语权。尤其是黑天鹅事件期间,包括宁德时代、博世等头部供应商自然而然会优先保障大客户的产能,相比之下,小客户在采购时只能拾人牙慧,局面相当被动。

前10名玩家分走8成蛋糕,剩下的都要思考怎么活

综上可见,头部车企正在凭借技术、资本和产业链的全面优势,形成难以撼动的竞争壁垒。这将为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窒息式”生存的现状。

02

“窒息式”生存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国内汽车行业的总收入为106470亿元,同比增长4%‌‌。尽管收入有所增长,但成本也相应增长了5%,达到93301亿元。然而,利润却同比下降了8%,仅为4623亿元,汽车行业的利润率仅为4.3%,远低于下游工业企业6%的平均水平。‌

显然,在激烈的竞争中,汽车行业正深陷“价格战”的漩涡,导致行业整体利润遭受严重侵蚀。而游戏规则往往由行业内最大盈利者主导,这使得众多车企不得不面临“要销量”还是“要利润”的艰难抉择,最终不得不走向“放血式”的经营模式。

这种销量/利润二选一,对于拥有选择权的车企来说不是最残酷的,它们至少“鱼和熊掌”选其一。而对那些既没有销量也没有利润的车企来说,每卖出一辆车都有可能是最后一辆。

前10名玩家分走8成蛋糕,剩下的都要思考怎么活

2月18日,力帆科技正式更名为千里科技,曾经的“民营汽车第一股”告别“力帆”时代。

这家曾经的民营汽车领军企业,是中国汽车出口量最大的自主品牌,曾一度跻身国产品牌前列,推出多款畅销车型。然而,随着汽车市场的整体低迷及自身深层次问题,力帆的境遇每况愈下,不断投资者和消费者失去信心,仅2022年一年就亏损高达46.8亿元,同比下降了1950.83%。巨额亏损的背后,是经营管理的重重困境。

力帆的退出,为其他国产车企敲响了警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不断投入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品牌塑造同样至关重要,一个清晰、独特的品牌形象,能够让消费者产生认同感和忠诚度。市场洞察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企业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战略,抓住发展机遇。

除了风光一时的众泰、力帆等品牌黯然退场,包括威马、爱驰、高合、极越等新势力企业也先后折戟。数据显示,行业集中度(CR10)每提升1个百分点,就有3-5家边缘企业面临淘汰,中小车企在接下来的每一步都有可能摔倒。

前10名玩家分走8成蛋糕,剩下的都要思考怎么活

究其原因,除了市场的变迁和头部玩家给到的压力外,中小车企自身发展也“大山压顶”。

一是成本失控,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单车成本增加,但缺乏溢价能力的中小车企不敢轻易涨价;二是渠道萎缩,经销商加速向头部品牌集中,腰部以下车企经销商退网率奇高;三是融资寒冬,资本市场对中小车企愈发苛刻,行业融资额不断流向头部企业。

03

行业洗牌的推手

造成中小车企陷入窒息的首先就是新能源转型的“生死时速”。

2024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32.8%成功突破50%的红线。在此背景下,行业规则彻底改变。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每月以百分比的速度萎缩,未能完成电动化转身的车企正在加速出局。对此,也不少高管指出:“电动化不是选择题,而是淘汰赛。”

而在电动化的路上,智能化如影随形。

车企之间关于智能化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车载芯片算力每年翻倍增长;L2+辅助驾驶成为标配,L3呼之欲出;小鹏汽车NGP研发投入每年35亿元。相比之下,中小车企智能座舱研发预算则少得可怜,代工模式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

前10名玩家分走8成蛋糕,剩下的都要思考怎么活

不仅如此,全球化竞争也给中小车企带来降维打击。

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不断向上突破,头部自主品牌出海不断提速……头部企业凭借国内规模优势碾压区域性品牌。基于此,东南亚市场中国品牌的市占率,从2020年的14.7%不断飙升。在这场全球化竞争中,中小企业能走通的路越来愈少、正在走的路也越来越窄。

对于中小车企而言,在行业的洗牌时刻下,除了突围别无选择。要么重构,要么消失。

而在中小车企探索生存路径的路上,垂直整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要做新能源界的优衣库!”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曾这样放话,在他的策略下,零跑汽车不学别人卷配置、卷营销,而是要卷“成本控制”。

前10名玩家分走8成蛋糕,剩下的都要思考怎么活

通过坚持全域自研,从三电系统到智能座舱,甚至芯片算法。相关文件提到,零跑的自研成本占整车60%,相比外包省下很多成本。比如LEAP3.0架构,把电池、电驱、智驾系统高度集成,直接砍掉冗余零件,成本降了,性能也在线。

正是垂直整合的策略,让零跑在2024年四季度首次实现季度盈利,比原计划提前一年达成目标。同时,也让零跑在创业九周年,进入了新能源的决赛圈。

另外,生态位的聚焦也是中小车企的发展选项。如哪吒汽车深耕10万元以下市场,用极致性价比创造细分领域优势;上文提到的零跑,聚焦大空间和性价比同样把路跑通了。当然,还有一条路最简单的路就是,学习赛力斯抱紧“华为”大腿。

前10名玩家分走8成蛋糕,剩下的都要思考怎么活

基于华为智选模式赋能赛力斯、江淮,用ICT技术弥补制造短板。在这种模式下,华为与合作方各取所长,互补形成完整的整车价值链。华为在产品定义、研发、渠道和广告宣传方面具有强大的能力,能够为中小车企提供技术支持,使其在科技和品牌上具备领先竞争。

去年,汽车市场正面临着一个问题:车企倒闭潮正在酝酿。尤其是造车新势力品牌们,在高合、威马和极越的前车之鉴中,很多品牌似乎正步入了生死边缘。

同时,包括何小鹏、李斌何雷军在内的多家车企创始人预测,未来的汽车市场不会超过7家甚至5家品牌。而在这场残酷的淘汰赛中,头部车企狂欢的背后,是无数中小玩家的悲歌。随着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剧,活下来的唯一方式就是让自己先成为巨头的一部分。

前10名玩家分走8成蛋糕,剩下的都要思考怎么活

责编:杜余鑫 编辑:陈心南

THE END

PAST · 往期回顾

从凤凰弹簧厂到凤凰智慧工厂,张兴海的卅七载淬火路

旅行车市场迎来了春天?

多款经典油车停产,他们何以沦为时代弃子?

前10名玩家分走8成蛋糕,剩下的都要思考怎么活

前10名玩家分走8成蛋糕,剩下的都要思考怎么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武汉汽车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tfuv.com/news/5209.html

(0)
武汉汽车网的头像武汉汽车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午1:34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捷豹路虎吴辰:不是情绪价值,是共鸣

    导语 Introduction “愿意为豪华品牌买单的用户还在那儿。” 上海车展开展在即,而捷豹路虎用十天时间,在外滩的高街做了一场高端展示活动,并请来两届奥斯卡影帝。与之相应的是,这次捷豹路虎依然不参加车展。 对于这次不参展的决策,捷豹路虎中国首席商务官吴辰先生认为,这是捷豹路虎向“新现代豪华主义”品牌转型的必然之路。这也是“品牌重塑”战略的核心目的之一,…

    2025年4月23日
    1400
  • 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东风车规级MCU芯片DF30完成第一次流片:明年量产

    武汉汽车网4月6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东风汽车旗下全国产自主可控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DF30已完成第一次流片(试生产)验证,车规级验证马上开始,计划明年量产上市。 这是国内首款全自主可控的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基于自主开源RISC-V多核架构,采用国内40nm车规工艺开发。 实现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流程国产化闭环,功能安全等级达到ASIL-D(汽…

    2025年4月6日
    3700
  • 中国汽研究公布首个高阶智能驾驶长测平台!针对智驾性能参差不齐、企业过度营销包装

    武汉汽车网4月8日消息,首个高阶智能驾驶长测平台,中国汽研极智长测即将开启研测。 中国汽研发文称,不同车型智驾性能参差不齐、企业过度营销包装、用户缺乏功能培训等问题,在消费者日常通勤、长途出行等真实场景中形成了多重隐形门槛。 当车辆遭遇突发复杂场景时,这些隐患可能导致系统应对失当,直接威胁驾乘人员人身及财产安全。 对此,中国汽研积极发挥国家级第三方技术平台作…

    2025年4月8日
    3500
  • “品牌一旦下去了,就很难再上来了”

    导语 Introduction BBA最令人羡慕地方是它叫“BAA”。 今天文章的标题,乍一看的确像是一句废话,但却是我赶在上海车展前夕,忙里偷闲想要和大家聊一聊的话题。 而在展开阐述之前,抛出一则身边真实发生的故事。 小李,一名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的零零后应届生,准备入手人生中的第一辆代步车,其父亲给到的赞助为15万元,最终在本田思域(参数丨图片)、现代索纳塔…

    2025年4月21日
    2100
  • 性能比肩国产第一梯队新势力品牌!广汽本田P7将于4月15日上市

    武汉汽车网4月5日消息,广汽本田P7纯电SUV将于4月15日上市,该车已于上个月在广州工厂下线并开启盲订,售价尚未公布。 官方表示,Honda P7是本田云驰智能纯电W架构下首款车型,定位于纯电中型SUV,在核心三电系统和智能座舱智驾方面全面升级,核心性能已可比肩国产第一梯队新势力品牌。 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50 x 1930×1625毫米,轴距…

    2025年4月5日
    4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