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2025: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丰田全年利润下滑30%。”

就在丰田公布2025财年整体财报和2026财年业绩预期的前一晚,消息灵敏的日本媒体已提前放出新闻,称特朗普关税将冲击丰田盈利,该公司2026财年的利润或因此减少30%。

东京时间5月8日下午,丰田社长佐藤恒治等人出席了经营业绩发布会,公布了2025财年(2024年4月-2025年3月)的整体财报。

丰田2025: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公司全年营业收入48.03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41万亿元),同比增长6.5%;营业利润4.79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405亿元),同比下滑10.4%;考虑到特朗普关税和日元升值的双重压力,丰田预计2026财年(2025年4月-2026年3月)营业利润将下降34.9%——

和业界猜测的30%基本吻合。

不过,即使是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下,丰田依旧表现出极为坚韧的发展冲劲。2025年,整个丰田系蓄势待发,研发和资本投入集中火力,逐渐加码前沿领域和新技术,丰田汽车推动收购丰田自动织机,正是“大丰田体系”资源整合的一个侧面。

丰田2025: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全球战略的转折点

仅仅是今年4月和5月,丰田在美国的营业亏损已从去年同期的28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4亿元)扩大至180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90.3亿元)。丰田统计,如果日元升值1日元,丰田的年度营业利润将因此减少500亿日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25.1亿元)。

除了盈利层面的减少,丰田管理层也首次提及销量预期的变化。按照此前的计划,丰田2026年纯电动汽车的全球销量要提高到每年150万辆,但是在8日下午的发布会上,社长佐藤恒治明确表示将“重新考虑”这一战略规划。

特朗普超预期的25%附加关税,让丰田的全球战略来到新的转折点,首当其冲的是其美国战略。

今年4月23日,丰田宣布向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工厂追加投资88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36亿元),并计划建设一条新的生产线,以减少汽车关税的影响。过去几个月,特朗普继续向丰田等车企施压,以倒逼这些公司增加美国生产,他曾明确表态,“我不希望汽车在日本制造。”

丰田2025: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在日本,丰田建立了每年生产300万辆的基准线,以维系本土的制造、就业和供应商体系,并通过出口汽车赚更多钱。8日下午的发布会,丰田社长佐藤恒治代表公司,对此表达了强硬的态度——

“我们不能忘记国内生产的意义,丰田将会坚定不移地捍卫它。”一边,是通过出口赚取外汇,另一边,则是尽全力保护日本国内的供应链和就业,这是制造根基稳固的重要支点,丰田将毫不动摇地维持300万辆的马奇诺防线。

从丰田2025财年按地区划分的营业利润看,日本本土的利润贡献占公司利润总额的 60%以上,达到 3.1万亿日元。

此外,丰田这一财年在日本累计生产了323万辆新车,向海外出口了194万辆,占其生产总量 60%。其中,54万辆出口到美国,占总量的28%,特朗普超预期的关税,无疑破坏了丰田以出口为基础的全球战略,对公司利润将是巨大打击。

丰田2025: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佐藤恒治告诉日本媒体,当务之急,是实现出口多元化。如果美国的本地生产增加,而对其他地区的出口没有增加,日本本土的生产体制将被重新考虑。

自去年年底以来,丰田股价已下跌了14%,超过日经平均指数8%的跌幅。北美是丰田最大的单一市场,也是其长期利润奶牛,东京知名分析师杉浦誠司表示,如果关税和强势日元持续下去,日本汽车将迎来最糟糕的时刻。

体系力的较量

《日本经济新闻》近日报道,丰田集团旗下电装、爱信精机、丰田工业、丰田纺织、丰田合成、爱知钢铁和捷太格特JTEKT等七家头部零部件供应商,已计划增加2025财年(2025年4月-2026年3月)的研发和资本投资,以持续推进新能源和智能化相关的研发工作。

上述七家企业的研发总投入预计增长6%,累计将达到1.22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614亿元);硬件设备的资本总支出计划增长6%,达到1.11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559亿元),混合动力、纯电动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将是本年度的投资重点。

其中,作为丰田旗下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电装本财年将聚焦智能化技术领域,研发支出计划高达660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332亿元),较上一财年增长7%。据悉,电装紧跟丰田系汽车制造的步伐,今年将投资车规级芯片等前沿项目,并将汽车软件和高级驾驶辅助板块作为新的业务。

按计划,电装将停止内燃机相关的新投资。

丰田2025: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摆脱新冠疫情的阴霾,电装在上一财年(2024年4月-2025年3月)实现营业利润519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61亿元),同比增长36%,再次创造了历史。

这对丰田是个好消息,电装高达7.2%的营业利润率,不仅“秒杀”日系阵营的其他供应商,即使放到全球,也有“一览众山小”的盈利优势和后发韧劲。

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强劲,也利好爱信精机等供应商。据悉,爱信精机本年度的资本支出将增长高达25%,为280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41亿元),研发投入则计划250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26亿元),同比增长6%,并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发力混合动力相关业务。

丰田2025: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丰田系这一轮发力,其显性主轴,是为前沿业务上齐弹药,让电动化和智能化释放更多价值增量;另一条隐性主轴,则是改善集团内部的治理体系,慢慢解决交叉持股等造成的管理问题。

此前有消息指出,丰田汽车正在探讨对丰田自动织机的潜在收购,由会长丰田章男亲自主导,可能耗资6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3048.6亿元)。也有消息人士透露,此次收购的资金,部分由丰田章男个人承担,余下部分则来自日本银行机构的贷款,这也意味着,一旦收购成功,丰田章男及家族将对该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丰田危机意识,不只来自特朗普的关税影响,还来自全球范围的产业趋势考量。《金融时报》报道,丰田氢能业务总裁山形光政在采访中警告称,如果其他国家不加快对氢能源技术的投资,该领域将迅速被中国企业主导。

丰田2025: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中国领先的,绝不只是电动车,那里还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氢能卡车。我们没有多少时间了,按照这样的节奏,中国还将在氢能领域超越我们。”

他分析说,中国在氢能源的多方面领先,不仅氢能源价格可实现大幅降低,加氢站的布局也走在业界最前面。举例来说,在中国,氢气价格约为每公斤500—1000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5—50元),但日本需要2000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00元)。

丰田耗费巨资布局氢能多年,不愿看到氢能源汽车重蹈电动车的相同命运。居安思危,是丰田一贯以来的战略思路,即使是在关税压顶的2025年,这家日本规模最大、全球利润一骑绝尘的汽车制造商,从全球战略,到内部体系,依旧在自己的节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武汉汽车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tfuv.com/news/9898.html

(0)
武汉汽车网的头像武汉汽车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0日 下午2:16
下一篇 2025年5月10日 下午2:29

相关推荐

  • 3月新能源销量:搞电车,中国才是最大的“避风港”

    “每一天我们都在见证历史。” 最近,随着特朗普“关税大刀”的突然落下,并且像是疯了一般不停的撕咬,全球俨然都乱成了一锅粥。 汽车产业,作为最重要的一环,无疑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冲击。蝴蝶效应之下,巨大的波动仍在继续。 而我,看到了一段话:“不会所有主机厂后来发现,中国才是最大的避风港吧。政策最稳定,产业土壤最优沃,技术最新,人最能卷。” 对此,深表赞同。 任凭其…

    2025年4月12日
    4200
  • 50万级销冠的统治力!2025款问界M9上市21天大定超36000台

    武汉汽车网4月12日消息,鸿蒙智行官宣,问界品牌旗舰SUV车型2025款问界M9上市21天累计大定超36000台。 这个数据相当恐怖,尤其是对比2024款M9之后(37天大定破4万),新M9也用自身实力捍卫了50万级销冠的尊严和地位。 新车于上月20日上市,提供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其中前者售价46.98-54.98万元;后者售价47.98-56.98万元,提…

    2025年4月12日
    3900
  • 三条人命,给全民智驾泼了三盆冷水

    导语 Introduction 小米SU7(参数丨图片)高速事故的悲剧,意味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必然道路,并非一条坦途。 “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 《旧约·诗篇五十一》里,大卫王如是喟叹。在奥古斯丁力推原罪论之后,这两个沉重的字眼便时常作为一种无奈的答案,去解答那些莫名的非难和指责。 当新能源汽车跃升至新科技最耀眼的光芒之一,却在…

    2025年4月2日
    5900
  • 雷军把SU7 Ultra的价格打下来后:网友破防

    武汉汽车网3月31日消息,近期,小米新车上市,定价从预售81.49万元到上市52.99万元大幅下调近30万元,引发大量关注和讨论。 这一调整不仅让消费者感到惊喜,也让友商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而之所以令网友们破防,是因为小米SU7 Ultra的价格门槛的松动撕开了同龄人经济实力的参差。 在一档脱口秀节目中,有嘉宾调侃雷军把汽车的价格打下来后,自己仍然买不起,身…

    2025年3月31日
    6600
  • 一款车比其他新势力全家卖的还多 小米汽车4月份交付量超28000台

    武汉汽车网5月1日消息,小米汽车今日公布了4月份销量,共计交付超28000台。 换个角度来看,小米汽车只凭借SU7一款车型,单月销量就已比不少新势力品牌全系车型销量更高。 而小米SU7 Ultra已于3月初开启交付,上市2小时大定突破10000台,达成全年目标,已是小米的又一爆款车型。 目前,小米汽车仍手握十多万订单待交付。可以说,限制小米汽车月销量的不是订…

    2025年5月1日
    2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