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5 日,鸿蒙智行智界、问界新品发布会盛大举行。发布会上,尽管宝马、奔驰、特斯拉、小米的产品频繁作为对比项出现在现场屏幕,可余承东在发言里却极少提及竞品名字,尤其是小米。他还特别指出:“原来同事准备的视频是跟友商多个竞品去对比,我觉得这样不太好。”
在这场看似 “低调” 的发布会上,余承东火力全开,一口气发布了 3 款车型共 15 个 SKU 的价格,同时还预告了即将在九月登场的 3 个新产品。当下,鸿蒙智行旗下的五个品牌,已然实现了从 16 万元到 110 万元价格区间的全覆盖。其中,50 万级别的问界 M9 自 2023 年 12 月上市后,累计交付量已达 22.6 万台,稳坐该价位段连续 17 个月的销冠宝座;上市仅 87 天的尊界 S800.大定量一举突破 12000 台,几乎等同于奔驰 S 级全年的销量。然而,硬币总有另一面,目前鸿蒙智行累计交付的 90 万台车里,竟有 75 万台来自 “问界” 品牌。所以,如何让五个品牌都能大放异彩,成了摆在余承东以及各 “界” 品牌面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一问题的答案,既蕴藏在产品自身之中,也与组织、效率、配合等诸多因素紧密相连。
从产品视角来看,此次发布会的主角非 “智界双七” 莫属。但实事求是地讲,产品维度的升级幅度不算太大。在用户能明显感知的升级方面,智能辅助驾驶硬件层面增添了固态激光雷达、4D 毫米波雷达等一系列感知硬件;外观上新添了配色以及 “智驾小蓝灯”;还发布了隔窗对话等功能。总体而言,这更像是一次年度小改款。价格方面,智界 R7 的主销 SKU(大电池增程单电机版本)起售价下调了 3 万元;智界 S7 的各个 SKU 相较 2025 款(老款)也都下调了 3 至 4 万元。余承东甚至调侃道:“尹总(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这次可是下了决心‘出血’啊。”
销量压力是促使价格调整的直接原因。实际上,智界 R7 自去年 9 月上市发布后的前 4 个月,一直保持着月销过万的 “小爆款” 态势。但今年春节过后,其销量急转直下。据智界汽车官方数据,智界全系(包括 R7、S7 两款车型)今年上半年累计交付量仅为 46600 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的当下,各个新势力品牌对用户的争夺,早已不再局限于产品配置、价格等层面,质量、销售、服务等体系及组织能力同样至关重要。
从这个维度深入剖析,这场发布会上,对于智界而言,真正的 “正餐” 既不是 “双七” 的发布,也不是中途亮相的品牌大使刘亦菲,而是产品亮相前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的发言。尹同跃郑重宣布,奇瑞和华为之间的合作正式迈入 2.0 时代,将投入超百亿专项资金,并组建 5000 人团队,还着重强调这是 “由华为公司全面主导的纯血鸿蒙时代”。其中一个显著变化是,奇瑞将为智界成立独立运营的新能源公司,这无疑意味着智界品牌的权重和自主权将进一步提升。另一个重要变革是,奇瑞专门为智界设立了设计、研发团队,还将建设专属的智界用户中心。
目前,鸿蒙智行五界共有 10 款在售车型(包含预售车型,同一车型的纯电和增程在此合并统计)。普通的 “鸿蒙智行” 门店根本无法将全部车型展示出来,每个品牌自建独立的用户中心,能够让销售资源更为集中,服务也更加精细。同时,独立运营还能确保智界的销售目标不会与奇瑞内部其他产品线产生竞争或其他微妙关系。此前,就有小红书网友爆料,在智界某门店的线上直播中,有销售人员向用户推销奇瑞旗下其他车型。尹同跃明确表示,现在奇瑞集团所有资源都要向智界项目 “倾斜、让道和鼓掌”。由此可见,鸿蒙智行的模式绝非华为 “出标”、车企 “代工” 这般简单,而是需要双方全身心投入与紧密配合。这一次的调整,恰恰证明了奇瑞内部正在进行一次 “熵减” 调整,以更好地适应鸿蒙智行模式。尹同跃在发言末尾坚定地说道:“听华为的没错。”
上市 24 小时后,智界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销量成绩单:“双七” 新款大定量累计突破 10000 台。
此次发布会上推出的另一款产品是问界 M8 纯电款。除六座版入门款纯电价格比增程版贵 1 万元外,问界 M8 的纯电和增程动力形式价格完全一致,“油电同价” 成为 M8 从增程市场向纯电领域扩张的基本策略。不过,除了价格策略,关于 M8 产品介绍方面,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并不多。发布会上展示的一些智能辅助驾驶、主动安全等功能,均以 M8 纯电版本为载体,余承东着重强调 “问界全系开启 ADS4”,这意味着此前的车型也将逐步通过 OTA 升级,推送最新智驾版本。
回看过往,余承东为了将问界品牌推向市场,在发布会上留下了诸多令人难忘的名场面。而如今,无需过多造势,问界新品与智界 “拼” 一场发布会,依旧能实现大卖。上市 24 小时后,问界 M8 纯电版的大定量同样突破 10000 台。究其原因,一方面,30 – 50 万区间的消费者对问界品牌已形成了较高的认同度。问界 M8 增程版如今周销破 5000 台,M9 更是长期霸占 50 万以上市场的销冠之位,这些傲人的成绩就是问界最好的广告。也难怪余承东时常感慨:要是能用一个品牌卖所有车,就不用重复五次从 0 到 1 的艰难过程,打造五个 “界” 了。另一方面,消费者的好感绝非仅仅依赖一个品牌名字或某种身份认同就能建立起来的。问界常称自己的 NPS 值(净推荐值)排名第一,毕竟,若一个人的车频繁出现质量、品控问题,他是绝不会向身边人推荐的。余承东在大湾区车展时曾直言:“按照华为的标准,某些车企一台车都无法出货。” 这话看似针对友商,实则对内部伙伴也同样适用。
有趣的是,问界品牌下一款即将推向市场的产品 —— 改款 M7.也将以 “拼盘” 形式发布。从某种程度上讲,问界比其在增程领域的竞争对手理想,更早达到了李想期望的那种传播境界:无需发布会,直接开卖也能畅销。
发布会尾声,享界全新的旅行车享界 S9T 以及华为和上汽携手打造的 “尚界” 先后惊艳亮相。其中,享界 S9T 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兼具轿车的操控性与 SUV 的装载能力,还通过 CDC + 空悬等技术优化了通过性。官方数据显示,享界 S9T 自预售以来,预定量已突破 20000.而尚界首款车型 H5 公布的 16.98 万预售价,更是引发了整个行业的热烈讨论。考虑到正式发售价和预售价之间通常会有 1 – 2 万的价差,这似乎表明华为有意将高阶智驾下探至 15 万元以内的市场。据余承东介绍,尚界将搭载 ADS4.全面支持高速、城区和泊车场景的智能辅助驾驶,并且还将配备 192 线激光雷达(大概率在高配车型)。
当前,在 15 万 – 20 万元的价格区间内,零跑、小鹏两家新势力在月交付榜中名列前茅。其中,主打增程的零跑 7 月交付量突破 5 万台,主打智能化的小鹏上升至 3.6 万台。刚刚 “诞生” 的尚界首战告捷,18 小时内预订单就超过了 5 万。不仅如此,今年年初,比亚迪以 “全民智驾” 为主题发布了旗下天神之眼的三版智驾方案,曾引发关于 “什么是高阶智驾” 的激烈争论。如今尚界首款产品的亮相,势必会给如今的新能源一哥比亚迪带来实实在在的压力。尚界 H5 计划于十月国庆前交付。据《36 氪》报道,尚界方面已向供应商释放了年销 40 万辆的备料计划。
如今,鸿蒙智行旗下的五个品牌,在市场上各自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有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如问界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有些还在奋力追赶,像智界努力提升销量;有些则一起步就展现出爆款潜质,比如尚界。但无论处于何种阶段,其中的发展历程都充满挑战与变数。鸿蒙智行的品牌和产品,绝不是简单贴上 “华为” 商标就能成功的,而是需要在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市场推广、渠道运营等各个环节精心打磨,不断优化组织架构与合作模式,提升效率,加强配合,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持续前行,实现各品牌的协同发展与全面繁荣。
编辑有话说:鸿蒙智行在本次发布会上展现出了多品牌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从产品升级到渠道与合作模式的变革,都彰显了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勃勃雄心。然而,如何平衡各品牌发展,将是未来面临的关键挑战。通过本次发布会,我们看到了华为与车企合作的深化以及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期待鸿蒙智行在未来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产品,也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书写更为精彩的篇章。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武汉汽车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tfuv.com/news/4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