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困境远未结束:市场份额与利润双重承压

站在流量高点的小米汽车正遭遇流量反噬。

5月10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个人微博发布动态称,“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取消了一些会议安排和出差计划,也暂停了一段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这是自小米SU7事故后,雷军的首次公开表态,折射出小米汽车当前所面临的严峻局面。

小米“至暗时刻”还没过去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雷军

从小米SU7高速智驾事故,到锁定最大马力,再到碳纤维前舱盖涉嫌虚假宣传,危机层层叠加,小米的“至暗时刻”显然并未结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小米汽车正面临一轮又一轮的舆论考验,而这一系列风波的导火索,要追溯到2025年3月29日。当日,一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的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发生事故,造成3人死亡。这不仅引发了公众对智能驾驶技术安全性的广泛质疑,也让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蒙上阴影。

随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相关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禁止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小米SU7随即调整宣传口径,将“智驾”改为“辅助驾驶”,但负面影响已然形成。

紧接着,“工时门”争议让小米雪上加霜。有脉脉用户爆料称,小米内部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得低于11.5小时,低于8小时需写说明,工时靠后的员工可能被约谈甚至劝退。这一消息引发外界对其企业文化和员工工作环境的批评,进一步损害了其“与用户交朋友”的品牌形象。

与此同时,小米SU7 Ultra因虚假宣传问题再度陷入舆论漩涡。新车发布时宣称拥有1548匹最大马力,但在4月30日的1.7.0版本更新中,这一数值被限制到约900匹,需达成特定赛道成绩才能解锁。车主普遍认为,这种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并削弱了产品价值。

此外,小米SU7 Ultra搭载的碳纤维挖孔机盖也备受质疑。官方曾宣传该设计具备“双风道高效导流”功能,可有效引导空气至刹车系统并产生下压力。然而,部分车主通过实验证明,所谓的“双风道”设计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无法显著提升散热性能。面对车主的不满,小米汽车回应称,该设计旨在“复刻原型车造型”,但并未正面回应功能性不足的问题。

目前,已有网友建立退车群,甚至有车主委托律师维权。还有网友发布视频联合声明,在三分钟的视频里,几十名车主晒出订单截图,明确要求小米退车。

多重危机冲击下,小米汽车4月交付量环比下降3%—4.25%,出现首次负增长。未来,如何快速修复品牌形象、重建市场信心,成为小米汽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破局者困境

在国内新势力车企中,小米汽车的发展堪称顺风顺水。从2022年首款车型上市至今,小米汽车凭借SU7一款车型便跻身国内新势力第一梯队。数据显示,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小米汽车便完成了第20万辆交付,成为国内最快达成这一目标的品牌。

小米“至暗时刻”还没过去

图片来源:小米汽车

然而,汽车与手机有着完全不同的使用场景。当雷军在发布会上强调小米SU7媲美甚至超过超跑的性能时,用户可能真的会在普通道路上跑出超过150km/h的速度;当小米发出全国都能用的智驾海报及Demo视频时,用户可能真的会把SU7当作自动驾驶车使用。极致的加速性能、智能驾驶等功能虽吸引眼球,却也涉及安全问题。生命的重量,是无法用性价比衡量的。

作为一家以营销见长的企业,小米凭借出色的传播能力赢得了大量关注和销量。但高关注度也意味着更高的审视标准。在汽车行业,仅靠营销出圈远远不够,产品质量与诚信经营才是长远发展的根本。

雷军曾表示,小米汽车的目标是通过15—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公司。而在汽车行业的马拉松赛道上,能否从“现象级爆款”蜕变为“可持续巨头”,关键在于小米是否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守住用户信任与技术敬畏。这或许比单纯的销量数字更具决定性意义。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武汉汽车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tfuv.com/news/10421.html

(0)
武汉汽车网的头像武汉汽车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6日 上午9:22
下一篇 2025年5月16日 上午9:23

相关推荐

  • 进口车关税上调,美国4月车价涨疯了!同期涨幅竟翻倍

    5月15日消息,最新行业数据显示,美国新车价格在4月份大幅上涨,涨幅达到2.5%,远超近年来同期典型涨幅1.1%的水平。这一现象背后,与美国25%进口汽车关税政策的影响密不可分。 凯利蓝皮书(Kelley Blue Book)发布的数据揭示了这一趋势。扣除折扣和促销因素后,消费者4月份购车的平均支出显著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十年中,仅有2020年4月因疫情…

    2025年5月16日
    6900
  • 便利店改变了什么?

    去标签化的便利店,早就成为了新的风口。

    2017年4月17日
    27902
  • 中大型纯电轿车市场硝烟弥漫,全新智己L6冲云破雾

    导语 Introduction 这场来自智己的从色彩到驾乘体验,从智能化到操控,也是从审美感性到使用理性的跨越,正在为智己汽车乃至所有车企押宝中大型轿车市场提供宝贵的蓝本。 近年来,不断暴涨的新能源市占率为自主品牌的弯道超车提供时代机遇。各大车企凭借先进的造车理念、技术和渠道布局冲破燃油时代的发展上限,让中国汽车的整体影响力越来越大。 不过,随着新能源的突飞…

    2025年4月21日
    6300
  • 被曝使用车内摄像头数据训练AI模型!Waymo回应了

    武汉汽车网4月9日消息,海外媒体报道,近日,研究院Jane Manchun Wong通过挖掘Waymo公司未发布的隐私政策,发现该公司计划开始使用其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数据,包括与乘客身份相关的车内摄像头视频来训练生成式AI模型。 草案中还透露,Waymo可能会利用这些数据来定向广告。而根据加州的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用户将可以选择退出数据共享及AI训练。…

    2025年4月9日
    7700
  • 特朗普助攻,欧盟就电车关税与中国和谈

    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欧盟和中国的一项潜在举措,可能刚刚对特斯拉在欧洲的市场造成了致命一击。这两个重要经济体正在考虑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而非延续欧盟去年所采取的高额关税政策。 过去一天里,欧洲和中国的贸易专员已达成一致,同意就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谈判预计将立即展开,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

    2025年4月15日
    7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