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坦克品牌以“创领越野新格局”为主题,携自研4.0T V8发动机、坦克300(参数丨图片)虎克版及柴油版车型高调亮相,展现了对新能源浪潮的独特回应。面对行业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双重冲击,硬派越野的出路究竟在何方?坦克品牌的实践给出了多维答案。
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混动为主,多元动力并行。在新能源转型的十字路口,硬派越野面临的核心矛盾是“极限性能需求”与“电动技术短板”的冲突。坦克品牌选择了一条务实路线。
混动技术优先,通过Hi4-T(强越野超级混动架构)和Hi4-Z(泛越野超级电混架构)双平台,兼顾越野性能与能耗优化。以坦克500 Hi4-Z为例,其201km纯电续航、7L/100km馈电油耗和4秒级零百加速,既满足城市通勤经济性,又保留硬派越野的脱困能力。
坦克在燃油动力深深耕耘,自研4.0T V8发动机的发布,填补了中国品牌在大排量领域的空白。这一决策不仅是对机械情怀的回应,更瞄准了高端用户对“纯粹驾驶体验”的需求。在新能源同质化时代,V8的声浪与线性输出成为差异化竞争力的核心。
柴油动力的“新价值”,坦克300柴油版以“一箱油穿越京沪”的实测成绩(续航达成率超120%),提出“柴油也是一种新能源”的颠覆性观点。其低补能成本、高保值率(74.48%)和零充电焦虑,为注重实用性的用户提供了新选择。
场景革新也给坦克品牌带来了新圈层,从“极客玩具”到“泛越野生态”。传统硬派越野的困境在于用户场景的狭窄性。坦克品牌通过分级策略重构市场逻辑。
越野分级标准,将市场细分为超强越野(Hi4-T)、强越野(V8动力)、泛越野(Hi4-Z)和城市SUV,精准匹配不同用户需求。例如,Hi4-Z架构的坦克500 Hi4-Z通过智能底盘和低油耗设计,覆盖城市通勤与轻度越野场景,吸引家庭用户。
泛越野场景扩容。数据显示,85%的硬派越野用户80%的用车时间在城市。坦克品牌通过提升智能座舱(Coffee OS 3.0系统)、高阶智驾(L2级辅助)和豪华配置(Nappa真皮座椅),弱化越野车的工具属性,强化其“生活方式载体”的定位。
全球化实测背书。与虎克之路联名的坦克300虎克版,通过卢比肯小道、摩押小镇等全球越野圣地测试,构建“实测—共创—量产”闭环,既验证产品可靠性,又塑造品牌文化认同。
生态构建,与用户共创和技术普惠。在新能源时代,硬派越野的竞争力不仅限于产品,更在于生态体系的构建。用户共创模式,坦克品牌通过“越野路线众测联盟”和改装文化社区,将用户从消费者转化为研发参与者。例如,坦克300虎克版的开发直接吸纳了资深玩家的反馈,强化了圈层粘性。
技术下放化,将Hi4-Z混动技术下放至30万元级车型,打破传统越野车的高门槛。2024年坦克品牌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达46%,证明普惠策略的有效性。
产业链协同,与蜂巢能源合作开发越野专用电池(如“8+4”防护设计),强化电池耐冲击、高低温性能;与清华大学共建蜂云平台,实现电池健康实时监控,解决用户对电动越野安全性的担忧。
挑战与隐忧,技术边界与市场博弈。尽管坦克品牌展现出清晰的战略路径,但硬派越野的电动化转型仍面临多重挑战:
纯电路线的技术瓶颈,如电机持续大扭矩输出导致的过热问题、越野场景下的补能焦虑(某测试中纯电车35分钟耗尽电量),以及电池在极端环境下的安全性风险。
竞争格局加剧,比亚迪方程豹凭借DMO电驱平台和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将竞争维度拉升至“智能化越野”;捷途山海T5以5.4米车长和1400km续航抢占性价比市场;猛士、仰望等品牌则通过四电机技术冲击高端。
用户认知转型,需平衡“机械情怀”与“科技体验”的冲突。部分硬核用户仍质疑混动/电动越野的“纯粹性”,而新世代用户更看重智能配置与全场景适配能力。
在全球化进程与价值升维的过程中,坦克品牌的长期竞争力取决于两大支点,技术标准输出,通过牵头制定《中国高端越野技术白皮书》,定义新能源越野的测试规范与性能指标,抢占行业话语权。 再者就是全球化布局,依托已进入30多个国家的市场基础,将Hi4-T/Hi4-Z架构与V8动力组合打包出海。例如,在沙特建设智能工厂,不仅输出产能,更推广中国混动技术标准。
硬派越野的“第三条道路”,
坦克品牌的实践揭示了一条不同于纯电路线与保守燃油路线的“中间路径”:以混动技术为主轴,保留燃油动力的情感价值,探索柴油的实用价值,同时通过智能化与场景革新拓宽用户边界。这种“全动力覆盖+全场景适配”的战略,既是对新能源浪潮的回应,也是对越野本质的坚守。未来,硬派越野的竞争不仅是动力形式的博弈,更是生态构建能力与文化叙事能力的终极较量。正如坦克品牌所强调:“新能源无法取代机械的热爱,但热爱需要与时俱进的表达。”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武汉汽车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tfuv.com/news/8135.html